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31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1

《詠鵝》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唐詩,詩中的小白鵝形象生動,情境的描述雖然廖廖幾筆,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間很大;歌曲的旋律天真活潑、簡單易學。詞曲結合在一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這首歌曲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學生很容易學會,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把創作表現作爲重點,目的就是想利用兒童思維的特點,啓發他們運用多種形式來對歌曲的情境進行感悟和探索。其實做法只是在“學科綜合”的理念下,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自由選擇表現形式。

如在朗誦創作組中,我引導學生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朗誦,將已有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效果不錯。

在歌舞創作組中,我爲學生提供鵝的頭飾及皺紋紙,學生在表演中利用頭飾、皺紋紙自制道具,增加了舞臺的氣氛,而這種表演方式也讓男生興趣倍增。

而在圖畫創作組及樂器創作組,則讓一幫好靜和好動的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

新課程標準主張爲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我爲學生創造了一種和諧輕鬆、雙向交流、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我作爲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活動,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這樣就使學生能在一種寬鬆、自由的空間裏,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學習音樂的信心。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2

《詠鵝》是一首古詩吟唱歌曲。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鵝”作爲本課的主題情境和主線,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看、聽、想、說、畫、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於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能力培養。

2、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通過舞蹈表演過程中近一步體會到了《詠鵝》着首歌的意境。

3、讓學生在聲情並茂地歌唱古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以詩配畫。讓學生髮揮想象,感受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爲學生的學習領域提供更爲廣闊的想象空間。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教學內容,課堂氣氛良。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3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質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學期,在教學工作中,首先以音樂審美爲核心,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感情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詠鵝》一課,包括讀詩、唱歌、配畫幾部分內容。它們之間互相關聯,貼近學生的生活,童趣盎然。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鵝”作爲本課的主題情境和主線,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看、聽、想、說、畫、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因而我致力把這首歌教好。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於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能力培養。

2、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讓孩子們上講臺前自由表演,併發給學生頭飾以助演,即激發了學生的上臺慾望又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近一步體會到了《詠鵝》着首歌的意境。

3、感受繪畫。讓學生既能在吟誦古詩詞的基礎上聲情並茂地歌唱古詩,並根據自己的感受以詩配畫,以畫配詩巧妙的進行學科綜合,這既是音樂與文學的完美結合,又使人感到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爲學生的學習領域提供更爲廣闊的想象空間。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4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創設生動愉快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心情舒暢,學習興趣高。這節課,我在多處創設情境,使教學過程有聲有色。如:我以學生喜愛聽的鵝叫的錄音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然後讓學生看cai動畫:楊柳飄舞,幾隻白鵝在池水裏昂首鳴叫,紅掌撥水……在優美的樂曲聲中,聽詩歌朗讀,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詩的意境中,從而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藉助多媒體,化難爲易。

詩句用語言描寫的情境,通過多媒體再現出來,就變得具體可見,能幫助學生感受形象,進入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我及時展示多媒體課件中的動畫設計部分,如展示“曲項向天歌”的動畫,對鵝的頸部進行特寫,一隻鵝反覆地伸縮脖頸,這樣,重點詞語“曲項”的含意就迎刃而解了。又如“紅掌撥清波”的動畫,特寫“撥”的動作和水波向四周盪開的景象,突出鵝可愛的姿態。多媒體的運用,聲音和圖像的想象結合,給學生強烈的印象,促進了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在隨後的朗讀訓練中,學生寓情於景,很好地把自己的感受盡情地抒發出來了。

三、以讀激情,啓發想象。

古詩的朗讀背誦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朗讀訓練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範讀、小組讀、個別讀、配音讀、表演讀等形式,給學生創設美的意境,體會詩句的優美,鵝的可愛,激起學生的感情。現時,許多新的念頭在孩子們腦海中閃現,充滿了創造熱情,在教學中,我營造了一個讓學生放飛想象的情境:假如你是水中的一隻大白鵝,你會說些什麼呢?在這個情境中,學生大膽的想、盡情地說,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四、把藝術帶進課堂,再現詩中情境。

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學生進行朗讀、想象之後,動手畫一畫,學生畫出了藍天、白雲、垂柳、碧波、白鵝,把詩中描繪的景象形象化了,進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間,樂在其中,音樂和表演往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使人心馳神往。教學中,我藉助音樂來渲染情境,藉助表演來表達情感,在學生誦讀詩歌時,同時播放節奏輕快的樂曲,讓學生盡情表演,他們彷彿覺得自己就是那可愛的白鵝,在池塘裏悠閒的撥動着碧波,欣賞着大自然的美……就這樣,學生在一個寬鬆、活潑的教學氛圍中,感受了美,記住了詩句,學會了字詞。

我認爲這堂課是成功的,學生在看一看、讀一讀、演一演、說一說、畫一畫的環節中,全身心地參與,在情趣中進行學習,在愉悅中克服困難,在體驗中感悟知識,在滿懷熱情中不斷取得成功。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5

教學《詠鵝》這首歌曲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所以本課教學我把目標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感悟詩情詩景。

第一個環節是導入新課。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和小朋友們猜一個謎語,而謎底就是白天鵝。這個環節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看圖說話。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鵝?它美嗎?美在哪?圖上還有那些地方讓你覺得美?美在哪裏?在這個環節我的本意是希望由小朋友來觀察圖,並訓練他們能完整的說一句話,但是這個目標並沒有很好的達到。接着,我爲孩子們描述了駱賓王七歲的時候寫詩《詠鵝》的故事,由於聽的是同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導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第三個環節,學會聆聽歌曲。在引導學生通過聆聽來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邊聽邊哼唱,在這個環節,課堂稍稍有些亂,如果聆聽的形式再多樣化點會更好,比如,一邊聆聽一邊做動作,因爲一年級的學生切忌單調的欣賞音樂。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特別的注意。在教學生如何演唱時,我讓學生先跟我一塊來打一打節奏,然後再指導他們把節奏唱準,旋律唱準。這個環節,我比較注重歌曲的節奏感!

第四個環節,學習本課的唱法和樂理知識。這個環節,在讓學生剛認識反覆記號和“房子”時,可以先把要學習的重點單拿出來,等學生了解了,唱歌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一點。

第五個環節,總結鞏固。我問學生這節課學到了什麼,作爲這節課的總結。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環節比較多,在課堂上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這樣他們上課就會比較不集中精神。在這方面,我會注意以後上課儘量抓重點來講,環節簡單明瞭就行。以上就是,我對《詠鵝》這節課的教學反思。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6

《詠鵝》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唐詩,詩中的小白鵝形象生動,情境的描述雖然廖廖幾筆,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間很大。我是這樣教這首古詩的。

(一)激趣。在導入新課時,我採用猜謎語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入課題,說出謎語“頭戴紅帽子,身披白袍子,腳穿紅襪子,唱歌伸脖子”讓孩子們猜一動物的名稱,多數學生都能在積極動腦思考後猜出謎底是鵝。這樣的導入,不僅讓學生開動腦筋還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賞畫。我再出示課本插圖的課件。畫面上紅花綠柳,溪流潺潺,一羣鵝在水中一邊遊一邊叫。這幅白鵝戲水圖,色彩鮮豔,極具情趣。在學生們欣賞完畫面後,我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都看到了什麼並用一句話誇誇這幅畫,在學生的交流中,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審美情趣。

(三)吟詩。當孩子們賞畫之後,出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古詩。接着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讀,教師範讀,齊讀,配樂朗誦,帶動作表演吟誦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從而實現了有感情地吟誦古詩的目的。

(四)唱一唱。學生能有感情地吟詩後,再播放詠鵝的歌曲給我們聽,優美、朗朗上口的旋律,學生們很快就能背誦這首古詩了。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7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一切的學習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進行。在音樂教學中應注重鼓勵學生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詠鵝》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歌曲,旋律短小、優美動聽,生動展現了水中白鵝自由戲水、自在生活的情境,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因這首歌中有些樂句的節奏還有古詩的韻味,故初學時我讓孩子們欣賞了一組白鵝戲水的圖片,然後師生一起感悟歌詞有並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帶上動作。在學唱歌曲時,孩子們對歌曲旋律的後半部分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高音位置音準把握不是太好,我就引導他們利用動作的變化來正音,當唱到“曲項向天歌”的“向天歌”三個字時把平行的手擡得更高一些,並頭向着天花板,就像一隻只高傲的白鵝似的,經過反覆練習之後唱得比之前好多了。另外,鼓勵學生自己爲歌曲創編動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蘆畫瓢”的方法,給孩子們營造了樂學,想學的教學氛圍。

《詠鵝》有它的光彩之處,但也存在不少遺憾。比如,在學生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並且隨着音樂表現音樂形象時,學生更多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造成了課堂的紊亂。另外,學生在模仿音樂形象時,發生了爭執,這些都需要老師及時發現並且調節。

在《詠鵝》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的運用了現代信息教育手段自制了精美實用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裏面用到了26張圖片素材,14個音頻素材,3個動畫素材,1個視頻素材,還有多個按鈕和標註。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下課堂教學效果非常理想。我切實的感受到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爲一線教師在業務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以後要更加努力跟進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的發展,及時適應新的教學形式,不讓自己與其脫軌。

總之,“感受音樂,體驗快樂”是本課的宗旨。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當然,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儘快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一切爲了孩子的發展而努力。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8

這首歌曲是一首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的唐詩所創作的歌曲,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節課較注重啓發式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創造性,師生互動,環環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

一、感受畫面。

讓學生通過看畫面,有感情朗誦,讀出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抑揚頓挫,使詩的語言活起來,從中體會古詩詞的音樂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二、轉入旋律。

從語言美轉入旋律美,通過欣賞歌曲《詠鵝》,讓學生歡快、活潑的旋律產生共鳴,接着學唱《詠鵝》這首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詩的美境。

三、啓發想象。

這也是創造性思維教育的階段,方法是分組創編。首先啓發學生動腦筋用動作表現鵝“向天歌”和“撥清波”的美麗姿態,接着通過媒體畫面讓學生欣賞鵝在水裏自由自在的姿態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現鵝的場面,讓學生拓開視野。最後,我把爲各小組準備好裝着各種道具的“百寶袋”發給大家,讓學生分組創編,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詩的意境。擬名“快樂池塘表演會”分組表演。結果有的帶上各式道具,頭飾進行表演,給歌曲配上生動的動作,充分體現“鵝”在水中唱歌和白毛、紅掌、綠水的優美畫面;有的用色彩、線條以畫的形式表現詩的意境;有的用朗誦和造型來表現更是獨具一格。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在輕鬆、和諧、歡樂的氣氛中感悟詩的意境美。最後,師生同演,將“白鵝”戲水的情景和美麗的畫面留在同學的腦海中。

這一節課,由於能注重啓發式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創造性,師生互動,環環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在古詩吟唱教學中,通過種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索其趣味,以激發興趣,吸取古詩營養,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9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個學期,我上了《詠鵝》這節課,這節課總體來說比較成功。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於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2、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讓孩子們上講臺前自由表演,或者參考教師示範的一些動作進行表演,但是由於時間沒有掌握好,本環節過的比較匆忙,沒有讓學生表演,讓整節課顯得有頭無尾的感覺,留下了缺憾。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時間掌控的不太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學生大合唱反覆的次數比較多,形式單一,應該分組演唱,增強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也不單一,學生學習興趣更濃!

4、拓展。把別的古詩放在《詠鵝》的曲調裏唱一唱,使學生加深對歌曲的記憶!並理會古詩的美,古詩也可以編成歌曲。

音樂課《詠鵝》教學反思 篇10

教學《詠鵝》這篇古詩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學前班教過),所以本課教學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在導入新課時,猜謎語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語文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鵝?(生甲:這是一隻白白的鵝;生乙:這是一隻活潑可愛的鵝……)接着,我聲情並茂地爲學生講述了駱賓王七歲寫詩《詠鵝》的故事,由於聽的是同年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導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着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指名讀、師生接力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感悟詩意,而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讓學生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形象地再現了詩情詩景,在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學生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並滲透了人與動物關係密不可分、親切自然的教育。

在識字環節,我加強了示範指導,先是教師親自示範,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以優帶差,人人爭當“小老師”。瞧!這是一羣多認真的孩子呀!

在學生讀一讀,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的 整個 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出學生自主的 實踐活動。伴隨着學生的活動,老師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興奮和激動之中。

可能是一年級的學生比較活躍,課堂氣氛看上很好,還是有個別學生在玩,沒有學到知識。還有就是我太關注自己了,有時對學生的表現沒有關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