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必備】文明祭掃倡議書4篇

欄目: 倡議書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在現在社會,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倡議書,在寫作上,倡議書有一定的書寫規範。那麼你有了解過倡議書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明祭掃倡議書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文明祭掃倡議書4篇

文明祭掃倡議書 篇1

同學們: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個慎終追遠、緬懷先輩、寄託哀思的時節,爲改變傳統的祭奠方式,倡導一種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根據中宣部、民政部等八部委聯合通知要求,特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

一、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文明祭奠新風。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儉祭奠,不借祭奠之機擺闊氣、講排場。要破除掃墓祭祖焚燒紙錢香燭、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摒棄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動。大力倡導爲故人種植一棵樹木、獻上一束鮮花、朗讀一篇祭文、召開一次家庭追思會等文明健康安全的祭奠方式。

二、保護生態資源,遏制火災等災害。維護生態安全,共建綠色家園,是我們全體師生的共同義務。上墳時應防止森林火災,關心支持森林防火工作,切實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共同呵護綠色家園。一旦發現森林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部隊報警。

三、鼓勵錯時祭奠,避免交通擁堵。清明節期間,祭祀的人員和車輛將更加集中,可在清明節前後10天開始祭奠活動。請及早安排,儘量避免在高峯時段集中祭奠,避免造成人流、車流的擁堵,發生不安全事故。

四、樹立文明新風,維護文明形象。要移風易俗,文明祭奠,堅決摒棄封建迷信的祭奠方式,不在公共場所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燃放鞭炮,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妨礙和影響社會公共安全。

五、老師、少先隊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帶頭人,影響和帶動身邊周圍的人。

各位老師、同學,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破除迷信,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倡導新風,爲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文明祭掃倡議書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緬懷英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清明到,兒盡孝”。最重要、最傳統的風俗就是到祖先親人的墓地墳前,供上祭品,焚化紙錢,培土修墓,祭奠掃拜……據中消協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於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全國“白色浪費”便高達100多億元。清明祭掃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各地提倡文明祭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對於清明這一傳統節日來說,當前最需要提倡的'就是減少“白色浪費”,踐行低碳清明。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我們在思想上除舊革新,擯棄陋習。力求以肅穆、健康、綠色、低碳、環保、安全、文明的方式緬懷逝者,追思先賢。隨着大衆祭掃觀念的改變,清明祭掃的方式較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有了更多元的選擇。音樂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等,都是低碳、綠色、環保的祭祀方式。這些方式既可以表達我們對於去世親人的悼念和追思,同時代替了鞭炮、紙錢和香燭帶來的污染和浪費,有利於保護大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例如用花祭掃能傳情,讓人少一分哀傷,既懷念了故人,又不破壞環境,文明祭掃已成爲一種趨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大力倡導網上祭掃、社區公祭、集體公祭、爲故人種植一棵樹木、獻上一束鮮花、製作一個網頁等更環保、更現代、更自然的文明健康安全的祭掃方式進行低碳祭掃。這不僅是時代的客觀需求,更是體現注重節日實質內涵的方式。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定爲法定節假日,這個已經被中華民族約定俗成的傳統節日,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永久的固定下來。追憶先祖,更是以史爲鏡的另一種解讀。清明祭掃之所以能夠歷經千年而不衰,正是因爲其本身蘊藏着積極向上的思想內核,這正是清明祭掃的價值所在。個人、社會、政府都應積極參與其中,倡導低碳環保,讓清明節迴歸“清明”。

“魂斷最是春來日,一齊彈淚過清明”。對故人最大的尊敬,不是買多少紙錢、放多少鞭炮,是應該記住故人留下的好的品質,通過節日裏紀念的形式,讓好的精神和品質一代代傳下去。“植樹祭親人”,“獻花表哀思”,“網上祭掃”,“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祭祀方式,成爲人們寄託哀思,表達對已故親友懷念之情的流行方式。

我們相信,這些文明、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最終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讓我們更多的人選擇文明祭祀、綠色祭祀,做到“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先人。”

文明祭掃倡議書 篇3

家長朋友及同學們: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祭奠逝者、緬懷先祖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如期而至。爲了樹立文明、節儉祭掃的社會新風尚,用文明健康、低碳環保的祭奠方式告慰先輩先賢,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共同構建精神家園,綏芬河市高級中學團委特提出如下倡議:

一、爲了我們的綠色家園,爲了你我他的身心健康,爲了每一個人的平安幸福,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此刻做起,從自己做起,告別陋習,文明祭祀,不要在重要交通要道、森林防火區域、大街小巷等公共場所焚燒冥幣、燃放鞭炮。

二、倡導鮮花祭祀。提倡大家在清明祭掃時不使用塑料祭祀品,採用宣讀祭文、點燃蠟燭、敬獻花束、花籃等文明健康的方式進行文明祭奠,用更爲環保、低碳、自然的方式表達祭拜先人的傳統習俗和美好願望。

三、倡導“黃絲帶”寄思。懸掛在公墓的樹木上來寄託對先人的思念。黃絲帶的含義是哀悼、思念、祈福、希望,請大家不要拗折花木,擯棄以往採青回家的舊俗。

四、文明出行,禮讓他人避免事故。清明節期間,出行祭祀的人員和車輛十分集中,人與人之間、人與車之間、車與車之間要相互禮讓,避免搶道爭先發生擁堵摩擦等不安全事故。鼓勵錯時祭奠,家長們可及早安排,在清明節前後幾天開始祭奠活動,儘量避免在高峯時段集中祭奠。

四、利用清明祭掃對子女進行感恩教育,緬懷先烈及先人的事蹟,學習先人的優秀品質和傳統,感恩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家長朋友及同學們,繼承優良傳統,倡導文明祭奠,是新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讓我們攜起手,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成爲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帶頭人,讓我們的節日成爲播撒文明、提升素質的窗口,讓清明節成爲安全、文明、和諧的節日。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文明祭掃倡議書 篇4

廣大市民朋友:

清明節將至,在這緬懷先祖、寄託哀思的時節,爲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提倡文明、節儉、低碳、安全的現代殯葬祭祖新風,確保清明祭祀活動有序進行,特向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轉變觀念,文明祭祀。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儉祭奠,摒棄掃墓祭祖焚燒紙錢香燭、燃放煙花爆竹等陳規陋習,抵制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動,提倡以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祀、踏青遙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現代方式,寄託對逝者的哀思。

二、傳承美德,厚養薄葬。提倡長輩在世時子女多盡孝道,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過世時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做到喪事從儉、文明辦事,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禁用明火,安全祭祀。嚴禁攜帶火種、火源進入森林區,禁止在林區燃放煙花爆竹、焚香燒紙,嚴防發生森林火災;在公墓、烈士陵園等場所祭掃時要自覺遵守秩序,聽從管理人員安排,到指定地點祭祀。

四、錯峯祭掃,確保有序。清明節是上墳掃墓的高峯期,人員和車輛尤爲集中,最好避開高峯,錯開時段,防止車輛擁堵,嚴防交通事故,同時提倡騎車、步行或乘坐公交出行祭掃,確保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

五、樹好形象,倡新風尚。要移風易俗,文明祭奠,不在街道、公園、廣場、十字路口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燃放鞭炮,不影響他人正常生產生活,不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廣大黨員幹部、國家公職人員、共青團員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做“告別陋習,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和帶頭人,影響和帶動身邊羣衆自覺以文明安全形式進行祭掃、祭奠。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講文明、樹新風,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爲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活力的陝西東大門作出貢獻。

  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