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集合十篇

欄目: 說課稿 / 釋出於: / 人氣:1.03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說課稿集合十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40頁的內容。《比多少》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將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數的比較打下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及生活中的廣泛用鋪路。

二、教法學法

數學應該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本課設計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體驗生活的數學,從操作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基於以上的知識,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感知100以內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標:使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4.情感目標:啟用學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觀需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以上目標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並能用它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三、教學過程

分四層次:匯入、新課、練習、總結.

1.匯入部分:

猜班級人數:“我班級的人數比40多、比45少”,誰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過猜數,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2.新課部分

現在科學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的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針對這樣的認識以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本環節我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實踐等方法探索新知,具體設計如下:

課件出示魚缸圖(花金魚15條、黑金魚10條)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個詞來描述二者之間的數量的多少關係。

再出示“紅金魚48條”的魚缸圖,學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嘗試著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三者間數量的多少關係,在描述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概括力。

3.練習部分

基於一年級學生課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易疲勞的特點,我特將此環節設計為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新知,同時也使學生能力主動參與,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4.總結部分

總結課上所學內容,並將課上所學知識用於生活,也要在生活尋找數學知識,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創新意思,鍛鍊動手操作,應用知識的能力。

說課稿 篇2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高二歷史必修III(嶽麓版)第一章第一課。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文化中,處處呈現其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老子創立的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本套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思想中的源流地位。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養學生對的自豪感。

二、課程標準及學習要求:

1、知識目標:瞭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的地位;

2、能力目標:通過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及其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和概括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孔子、老子思想體系的評價,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思想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對歷史文化名人的學習,使學生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對祖國和全人類的人類思想文化遺產要自覺傳承。

三、學情分析:

1、提起傳統文化,許多同學回覺得距離他們很遠,對古典的文化既有一種神祕感,又有畏難情緒,所以如何調動他們的興趣,將古人的思想拉近距離是本課首先要解決的。

2、文化史中牽涉的抽象概念比較多,高二的學生雖然理性思維有較大飛躍,但他們還沒有進入哲學的學習,因此需要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講得形象具體。

四、教法與學法

1、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採取情境教學,注重古今聯絡;

2、採用“思維邏輯結構”形式將抽象的思想形象化;

3、將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作用結合起來;重難點由教師講解,部分內容交由學生自行閱讀整理、歸納、感悟,在經典中感悟經典;

五、本課特色:營造情景 激發興趣 思維導圖 注重探究

六、教學重難點: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重點:瞭解孔子的思想主張及其成因

教學難點:理解孔子思想主張

七、教學過程設計

由孔子的歷史地位匯入情境:百家講壇、奧運開幕式、世界儒學熱等現象引出問題:當代的儒學熱給我們什麼啟示?

1、儒家學說是兩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2、我們應該重視優良傳統文化的吸收與繼承?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用三幅漫畫點出孔子的主要生平和貢獻

2、孔子的政治思想:用思維結構導圖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學思結合等

措施:有教無類:最早創辦私學,為平民接受教育提供機會

目的:學而優則仕

4、孔子的歷史地位

通過列舉一些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材料,提出問題:孔子有這樣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但他當年周遊列國十四年,積極推行其政治方案,為什麼還不被統治者採納呢? 引導學生分析孔子生活的時代背景與他的思想的矛盾。

二、老子:由家鄉本土文化清源山老君巖遺蹟匯入:

1、老子的生平:強調道家學派創始人、著作等

2、老子的哲學思想:分別用三組形象的漫畫將抽象的老子哲學理論如道、辯證法、無為而治等;

3、老子哲學的影響:老子的哲學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啟示?

說課稿 篇3

1、學習內容分析:

《零點降生的女孩》一課,是京版第12冊教材中第五單元的最後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從有點迷信而自暴自棄,到樹立了自信,並靠自己的努力,得了成功的轉變過程。說明要看到自己的力量,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課文緊緊圍繞我的變化展開,母親的謊言對我的變化起了一定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事實證明了————我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不是零點降生的女孩也會獲得成功。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要重視重點語句的教學,要注重引領學生體會句子的過程,使學生從中感悟理解的方法。”在本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中學生已經瞭解父母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所以對於本篇課文的內容學生不難掌握。

2、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同時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要圍繞本單元的主題,進行比較閱讀,抓住課文的情感線,引領學生體會重點語句,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懂得要樹立自信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3)、通過本單元課文異同點的對比,學習文章寫法。

(4)、能夠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4、教學重點:瞭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樹立自信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為什麼圍繞“零點降生”這個問題思想的變化及表現。

5、學生情況分析

在本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中學生已經瞭解父母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所以對於本篇課文的內容學生不難掌握。學生大部分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課文,能通過預習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有能力利用工具書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難懂的詞語。學生在閱讀、理解課文時會做簡單批註,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會合作學習,能表達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但由於我班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差異較大。所以,對於重點句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6、教學方法及策略

以文中的話題談話匯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為理解文字中心和主人公的思想變化做鋪墊。初讀課文,從整體入手感悟我的態度變化,然後細讀品味,領悟成功的關鍵。最後,昇華情感,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並比較本單元課文的異同,學習寫法。

7、教學過程

話題匯入,激發興趣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深入情境,品讀感悟

讀寫結合,昇華情感

比較異同,總結寫法

一、匯入:

(談話匯入)有人說,凡是子夜零點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運的,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業有所成。可是,零點降生,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所要經歷的漫漫人生之路真的是憑藉何時降生來決定的嗎?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經歷一段耐人尋味的心路歷程。

二、初讀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1、自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同伴學習解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默讀課文內容,想一想文章的主人公是誰?講了怎樣一個故事(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

3、檢查預習情況

三、精讀細品,深入探究:

我對零點降生的看法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深入品位文字的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閱讀思考題:

默讀課文思考:我對零點降生的看法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加以體會。

(一)在乎時:

表現一“自暴自棄”:

1.“我從懂事起對自己就沒有信心”(非常不自信)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上天既然已經安排好了你的命運,你再努力也沒有用。”(在我看來,任何事都是成敗在天,與個人努力無關。)

“我”變得對一切都無所謂,整日無所事事,隨波逐流。甚至有一次還蠻不講理的頂撞了母親。

2.投影出示:“你怎麼不把我生到零點?那樣我就有福氣了,還用你操這麼多心!”

過渡:當我得知自己是零點降生的時候,我又有什麼具體表現?

表現二“發誓努力”:

1.根據學生髮言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

2.是呀,聽了母親的話,我哭了。投影出示:我哭了,我為自己曾經()而哭,為了今晚()而哭。

3.聽了母親的話,我一夜無眠,並在心裡暗暗發誓(引讀)——今後絕不吝惜自己的心血與汗水,決不辜負自己零點降生的這份幸運。

4.母親究竟是以怎樣一番話語打動了我?投影出示母親的話

默讀母親的話,想一想,母親想告訴我什麼?指名讀並回答

帶著你的理解與感悟,再有感情地讀一讀母親的這段話。

5.小結:

我是那麼強烈地在乎“零點降生”的問題,因為自己不是誕生在那個幸運的時刻,我甚至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把自己一切行為都歸咎於媽媽:

投影出示:“你怎麼不把我生到零點?那樣我就有福氣了,還用你操這麼多心!”

我是那麼強烈地在乎“零點降生”的問題,因為自己是零點降生,所以我發誓努力,甚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與汗水只為了:

投影出示:“決不辜負自己零點降生的這份幸運。”

(二)不在乎

表現—“淚如泉湧”:

1.過渡:8年後,我成為村裡第一個正式的大學生,臨行前,我得知了自己不是零點降生的。當媽媽還在為自己當初對女兒的欺騙而感到愧疚不安的時候,她不知道,其實,我早已不在乎了。此時我的表現又是什麼呢?

2.指名讀句子,根據學生髮言投影出示:“我的眼前忽然浮現出8年前的那個夜晚,耳邊也一次次地想起了母親當初的話語。我忍不住淚如泉湧。其實愧疚不安的應當是我,不是嗎?”

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幾句話,感受“我”此時的心情。

3.角色體驗:孩子,還記得八年前的那個夜晚,為你曾辜負了零點降生的幸運,你哭了,此時此刻,你為什麼又流淚呢?

指名答。(根據學生的發言選擇相應的投影)

流淚原因一——為自己對零點降生的迷信。

(投影出示對比句:“你怎麼不把我生到零點,那樣我就有福氣了,還用你操這麼多心?”

“我在心裡暗暗發誓:今後絕不吝惜自己的心血與汗水,決不辜負自己零點降生的這份幸運。”)

當我十分在乎零點降生的時候,在“我”的心中,非零點降生+努力=成功零點降生+努力=成功,

兩句話,兩個公式,表明了我對零點降生的近乎愚蠢的在乎,這怎不令我愧疚不安,淚如泉湧?

流淚原因二——為母親的話語:

投影出示母親的話,默讀這段話,特別是劃線的句子,想一想,你能從中品味出什麼?指名答。

投影出示:即使你不是(),也並不是()。

你要是(),將來照樣()。

指名與劃線的句子對比讀。

媽媽其實就是在告訴我重要的是努力,再有感情的讀讀媽媽的話,體會媽媽話中的含義。

過渡:此時此刻,愧疚不安的我徹底覺悟了:從最早的自暴自棄隨波逐流,到後來的發誓努力不吝血汗,其實,都在被“零點降生”這四個字所左右,可是,如果一個人——引讀(投影出示最後一自然段)齊讀。

默讀這一段話,標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讀句子,談談理解。

此時此刻,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新的公式?

投影出示:努力+()=成功

帶著自己對最後一自然段的理解,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提供抒發感受的機會,聯絡寫作。

總結(配樂至結束):這節課,我們隨著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心路歷程。作者對零點降生態度的變化,乃至於最後的徹底覺悟,都發人深思,耐人尋味,此時此刻,你又有些什麼感受要與大家交流呢?

在書上用一兩句話寫出你此時的感受。

自由談感受

過渡:同學們談得都非常真誠,看得出,你們感受很深,那麼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文字,去傾聽作者內心的感悟吧。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五、比較異同,總結寫法

本單元學習的三篇課文,在內容與寫法上有哪些異同呢?

主題相同:親人的關愛

寫法不同:體現在文章結尾的表現手法。

(意圖:提高閱讀鑑賞能力,學習寫法)

六、課外延伸:

積累語言

朗讀並抄寫最後一個自然段。

說課稿 篇4

《相同圖樣排排隊》為蘇少版國小美術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課內容,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範疇。“相同圖樣排排隊”其實是二方連續的兒童化話語,是以通俗、直觀、形象的特徵表述對二方連續予以解讀。古往今來,二方連續紋樣與人類的生活時時相伴、處處相隨,因為早在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領略了這種美並且應用、創作了這種美,他們用它來美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二方連續”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並且今天直至以後它依然會在各個領域裝點、美化著我們的生活。

本課課題名稱以《相同圖樣排排隊》替代了“連續圖案”的專業術語,形象、有趣的說法貼近低幼兒童的思維活動。教材以大量圖片拱師生觀察、回憶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二方連續圖案為切入點,再通過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髮現並瞭解這種圖案的顯性特徵和組合規律,探究並掌握其設計創作的方法,在拼、印、剪、畫等藝術實踐中,體驗重複和疊加所帶來的秩序美、節奏美、韻律美,從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據學生在這一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和活動規律,二方連續的基本概念對於他們而言相對比較抽象;蘇少版美術教材在課題的命名上淡化了“二方連續”“紋樣”這些專業術語,而代之以“相同圖樣”“排排隊”這種通俗易懂的兒童化語言表達,“二方連續”一詞僅在教材的說明文字中一帶而過。依照這樣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儘量避免使用類似專業術語,而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探究、創造這種裝飾美上,幫助學生掌握圖樣的基本特點,探究圖樣的豐富排列,嘗試圖樣的多種表現,在遊戲體驗的過程中探求藝術奧祕、保持藝術興趣、創造藝術活力。

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性認知不足,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由“圖樣”“相同圖樣”“相同圖樣排排隊”三個漸進的認知環節切入教學,並在後續的教學中從美的各個角度對學習展開不同層面的學修,不斷加大該內容的寬度、厚度和深度。低幼兒童由於年齡尚小,閱歷有限,知識淺顯,其思維活動主要依賴於直觀形象,行動一般以遊戲活動為主。在他們觀察事物的經歷中,對寫實性形象有深刻而形象的認同,而對經變形、演繹後的圖樣往往不易理解。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本課主要採用遊戲體驗、合作探究、直觀演示等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快樂地投入學習,讓學生在特設情境中感知圖樣的基本特點、排列規律,具體通過“圖樣”“相同圖樣”“相同圖樣排排隊”三個環節循序切入本課學習,由淺入深的完成整課的內容和任務。

本課設定了多重的三次練習,第一次“推磨”作業完成後,學生通過評價瞭解了圖樣的“相同”的含義;第二次“拼搭”活動,使學生髮現了眾多的排列和組合規律,“排排隊”有了多樣性,也為下一步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發散的思考。第三次“重複”的創作是本課的主創內容。因為有兩次練習的鋪墊,學生在理解“重複”“連續”的意義的基礎上能較好的實現自己的設計,當學生完成自己的作業後,教師鼓勵他們積極向同伴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談談自己的創作方法,這樣,也使得創作有了更深入的延展。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今天要說的是國中牛津英語7A第二單元(My day)中的Integrated Skills這一部分。本部分將聽, 說, 讀, 寫糅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 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內容上談論“A school trip”是對本單元主題”My day”的深化與拓展,也聯絡了實際談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拼讀本課四會單詞和句型,能流利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情景會話。

2、能力目標: 鍛鍊做聽力練習時記錄有效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口語練習詢問有關學校生活學會關注生活關注細節。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聽說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培養學生聽說習慣。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於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學生互訪等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根據七年級學生總體特徵:

1)、學生心理特點:對中學生活既好奇又擔憂;希望在新班集體裡得到他人的承認;主要通過他人評價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自我認識較模糊、片面,但自我意識卻不斷增強;開始步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劇變階段。

2)、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七年級學生對英語既感到新鮮又有所畏懼,他們希望在新的環境中通過學好英語這門新科目來獲得他人的認可。但隨著國小英語的實施,很多學生新鮮感減少,畏懼感增加,兩極分化從一開學就凸現出來。因此我從實際生活出發,消除學生的緊張感,營造寬鬆又真實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教學程式

1、匯入和對話

師生問候之後,老師問學生進入國中學習多長時間了,覺得國中生活怎麼樣,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引發學生思考,然後提問一位學生。讓其他學生模仿此對話與同桌練習對話。

叫兩組學生進行對話展示。進而讓學生採訪教室裡任何一位學生,可以參照書本P33PartB,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完成這部分的學習。

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於口語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2、各抒己見

告訴學生國中生活中會有school trip,問學生想去哪裡,為什麼?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將其分成6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侷限沒有自己的見解。並且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

(2)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也很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鍛鍊了與他人的合作,並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選小組代表進行闡述。老師進行總結,並告知學校出遊通常是博物館或動物園。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接下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我對本課的認識和設想。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是人教版思品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中的第二框的內容。

從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來看,前面兩課著重讓學生明白人貴有自尊自信,為完善自我,還須走自立之路。本框題又是前一個框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的邏輯發展。前一個框題我們是對自立的含義、表現以及意義的理論學習,那麼這節課就是方法論的學習,引導學生如何自立,同時這一框題也為下一課《人生當自強》的知識學習和行為實踐作了有力的準備,因為只有自立的人才能自強,因此本節課從內容的整合上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知識學習上看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其次,從現實的教育角度來講,我們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自立自強,但是,僅只有這個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才行,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將要學習和探究的問題,因此,本課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2.教學目標:

設立依據: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本課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 結合七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不能一味依賴,中學生需要學會自主,走向自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認知目標:瞭解依賴的危害,懂得自立的方法

(3)能力目標 :初步形成自立的能力,增強合作、探究活動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按照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結合如今學生的生活實際如:自己無法自主學習,缺乏生活獨立意識等,將以下知識設定為本課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自立能力的方法, 依賴思想的危害

(2)教學難點:正確認識自立不是拒絕幫助

二、說學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思想發展還不成熟,不能夠獨立的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對成年人的依賴成分依然很大。一方面,很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過於溺愛滋生了孩子們拒絕長大的心理;另一方面,家長常常根據自己的認識設計孩子的活動,不給孩子創造獨立解決問題的環境,從而剝奪了他們自我發展的機會,使他們缺乏獨立性,不會處理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也想為自己作主,這時不具備自立的能力的他們就陷入到了矛盾之中,因此,需要老師在此時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三、說教法

1、設定教學方法的依據

關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指出:要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據此設定如下教學方法:

2、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1)直觀演示法―――通過對相關圖片和視訊的直觀演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情境式教學―――通過設定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 通過學生真實的感悟,生成認識

(3)活動探究式―――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的方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思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教學手段

手段:採用多媒體直觀教學

目的:從直觀角度入手便於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 說學法

理論依據:根據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以及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教學理念,講求理論聯絡實際,本著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的思路,將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放在首位,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具體學法指導及目的:

自主探究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思考評價法:動腦動口相結合,自覺生成認識

理論聯絡實際法: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理論指導實踐

四、說流程

教學過程

(一) 視訊匯入

《我的大學之告別依賴(一)》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故事,讓學生思考為什麼現代社會如此多的大學生無法正常規劃自己的生活?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得出想要的結論——依賴。這樣的匯入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他人的故事中生成自我優越意識,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直奔主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二)講授新課

1.方式:以活動為主線,以情境為核心,結合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按照情境發展展開討論分析,逐級分層講授本課內容。

3.運用直觀演示法與情景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突破本節課的重點,依賴的危害,自立的方法

運用活動探究式教學化解本節課的難點內容,自立並不是拒絕幫助,本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設計此項活動,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分析解決問題。

1.情境(1) 高才生的致命傷——依賴的危害

2.視訊播放:我的大學(二)——要自立先自主

3.自立豈止說說而已 ——多實踐多鍛鍊 自立的方法:

4.視訊播放:沙漠中的狐狸

5.活動設計:你來問我來答——依賴不是拒絕幫助

2. 目的:

a通過情境設計貼近生活,容易引起學生共鳴。

b活動及劇情使學生表現欲增強一種自我優秀意識形成,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c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用辨證的方法去認識問題,引導學生處理好自立與幫助,自立與自主的關係

在這裡,我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突破本課重難點上我的一些認識

突破重點:主要通過視訊播放沙漠中的狐狸以及當今中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景,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從人與動物的雙層出髮指出自立需要從小做起,多實踐多鍛鍊,進而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破重點。

化解難點:主要採用情景式和探究活動式展開教學,學生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進行充分的探究,生成自我認識,產生自我優秀意識,以及運用質疑的方式加以必要的引導,以追問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化解本課難點,使學生懂得依賴思想的危害以及依靠不是拒絕幫助。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立,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賴不是依靠。相比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我們,長輩的閱歷豐富,看問題比較全面,他們的意見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被人的幫助,但是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必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四)小結

在本課的總結過程中,我準對學生進行整體巨集觀的引導,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回顧整理本節課內容。並及時進行人生觀教育,使學生們認識到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課堂實戰”

輔以必要的習題加以鞏固本節課知識,解決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思想品德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六)作業佈置

結合本節課內容,請學生們規劃出“我的大學……”

(七)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注重直觀系統適時的體現教材的知識點,利於學生理解掌握。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一、 不能在依賴

1、自立≠拒絕幫助

2、依賴的危害

二、自立與自主告別依賴的表現——獨立生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三、多實踐多鍛鍊

1、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2、在實踐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五、說效果預測

以學生自主分析討論為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思考,聯絡生活實際和學生的親身經歷,結合教材,理解和運用教材的觀點,思考、踐行並自覺生成認識,這樣能夠很好的達到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教學目標。同時在上課過程中由於學生活動及發表觀點的時候較多,由於學生的思想還不是相當的成熟,為了避免出現偏差教師應適時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當然在學生中所體現出來的新的正確的觀點,我也可以更好的加以利用,開發成創新的教學資源,以此鼓勵學生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並可以隨時調控教學秩序,把握教學節奏,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總之這節課我都是以活動為線索,以思考為核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把時間放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鑽研,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由樂學,到會學,最終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設想和認識,還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7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徵友啟事》。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徵友啟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小牛因為孤單寫出徵友啟事找朋友,但是因為要求太多,而沒有交到朋友,在老牛告訴他辦法以後,降低了對朋友的要求,後來它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故事內容簡單,意在讓大家明白該如何交友,告誡小朋友: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和訓練,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掌握了一些技能。他們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演讀。他們想象豐富、樂於表演,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慾,大部分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據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或者”“啟事”的含義。

2、能力目標: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立了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理解課文。

難點:明白課文中的道理。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語文課程要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1、說教法

我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運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通過創設情境,師生互動活動等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說學法

我主要採用以讀為本、合作探究、以悟明理。

以讀為本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安排了許多種讀,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

合作探究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讓學習有語文味。首先提出學習三部曲:一讀二認三思考,讓學生學會思考,這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暢所欲言”思維環境,從中獲得更多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果,也有利於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養。接著課堂上師生互動共同扮演角色,共同交際。運用角色對話,拓展學生的語言,切身體會小牛和小動物們的真情實感,感悟出道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以悟明理 通過以讀為本、合作探究,從而讓學生悟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我設計以下四個教學模組:

(一)、播放歌曲,談話激趣

開課由學生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匯入,吸引學生注意力,並聯繫到他們自己身邊的朋友。由自己的情感體驗再聯絡到小牛得情感體驗。引出找朋友的辦法,匯出小牛的《徵友啟事》。

然後老師範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鍛鍊學生聽話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接下來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並出示合作要求:

1.讀 讀通句子,讀準字音。

2.認 認讀文中的一類字和二類字。

3.思考 小牛共貼出了幾張徵友啟事?它們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二)讀演結合,感悟理解

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瞭解,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直接切入難點所在:啟事的內容和結果有什麼不同。再從小牛的要求著手,指導學生探究,理解啟事,在理解的基礎上,尋找出兩則啟事中不同的詞語“或者……或者……或者……”“以上幾點”“其中一點”弄明白,第一則啟事要求多,第二則啟事要求少。接著,分析對比小動物們的情緒變化。先讓學生自己找到小動物們在看第一次啟事後和看啟事時的心情的段落,由段落到句子,再由句子到關鍵詞。在分析詞語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個詞語的意思。而是指名幾個學生,帶著對這個詞語的理解上臺來看第一則“啟事”。通過學生的演,理解詞語,通過老師的採訪,體會要求太多,同時這也是一個口語交際的過程。這個環節是源於教材,但又高於教材的。小動物們的對話不是預設好的,而是學生把自己當成來看啟事的小動物,自己的想法。在第二則徵友啟事貼出以後繼續讓小動物們去看啟事,再次採訪上次垂頭喪氣回去了的小動物。並追問學生:“為什麼你上次不和我做朋友,而這次你留下跟我做朋友呢?你從哪個詞語發現的?”再次體會重點詞語。啟事為什麼能產生兩種不同的效果呢?讓學生加深理解。

(三)說寫訓練,延伸課堂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哪些優點呢?介紹給同學們吧!

(四)作業設計:

“你們還想交到更多朋友嗎?把你的要求說出來,看看誰能做你的朋友?”引導學生用上幾個關鍵詞語。新課標在低年級段提出“閱讀強調積累,寫話強調興趣”前面的說,為後面的寫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讓孩子們覺得寫東西並不是一件難事,於是我安排了讓學生試著自己寫一則徵友啟事。

 五、說板書設計

10、徵友啟示

第一張啟事     第二張啟事

對朋友不能要求太高

沒有朋友     許多朋友

此板書設計由兩則徵友啟事和它們的不同組成。兩則徵友啟事的貼出,一是故事情節表演的需要,二是為了讓學生更直接的感知什麼是啟事。啟事的下面標出啟事所帶來的結果,形象直觀,便於學生理解,深化主題,回顧中心。

說課稿 篇8

第一部分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該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初次在英語中接觸與他們生活密切聯絡的時間,學生有了一定的關於時間的生活經驗,也有想用英語表達的慾望。本節課的學習在本單元中非常重要,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那麼本單元的其他學習也就迎刃而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喜歡學習有趣的英語單詞,唱英語歌,翩翩起舞。但是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習知識的指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理念: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的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 國小英語教學,成為正常教學中的理論基礎.那麼英語教學,是否取得成功主要看是否培養了國小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否引導了他們嘗試用英語進行思維;是否幫助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打下將來進行英語學習的基礎和感受外語的能力。在一節課中可以抓住孩子們的興趣,而如何在生活學習中持續保持他們的興趣呢?在一翻思考後,我在一節課上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完成教學任務,另一個是在教學中滲透培養英語的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 能力目標:

(1) 學會問What time is it?

(2) 能夠根據時鐘,用英語表達時間。

2. 知識目標:

(1)Word: time clock watch midnight half past

(2) What time is it?It’s…o’clock. It’s half past…

3. 情感、文化目標:

(1) 使學生增強小組內外的合作、競爭意識。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

(2)讓學生熱愛時間,珍惜時間。

教學重難點:

1.重點:o’clock/half past/midnight/clock/watch/time

2.難點:Sentences: What time it is? It’s…o’clock. It’s half past….

課前準備:自制鐘面模型

(四)教學過程:五步教學法

第二部分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中,我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注意單詞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給學生以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還會用到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三部分說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觀察語法現象,總結語言規律,來獲得知識。通過小組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課稿 篇9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資訊科技課本第二冊第24頁的《第七課製作一張課程表》的第一課時,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我設計了這一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學習掌握了Word軟體中的簡單的編輯之後,指導學生在Word軟體中製作一張自己的課程表。從教材的安排和內容來看,本課是為以後綜合運用WORD知識進行版面設計作了鋪墊。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未知的事物懷有好奇心和探知慾。學生通過前面對word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字元的排版,藝術字、圖片,選單、工具欄的使用。因為我校從二年級開始開設資訊科技課,學生的滑鼠操作,鍵盤操作水平大都很熟練,對計算機操作中一些常用名詞也很熟悉,所以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在文件中建立表格。

學會設定所建表格的格式。學會在表格中插入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實踐、處理資訊和自學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增強他們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團結,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

教學重點:學會在文件中建立表格和在表格中插入內容。教學難點:學會設定所建表格的格式。

四、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教學設計的核心思路是“在問題中解決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任務驅動”法組織教學。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並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自主學習的習慣。

五、學習方法

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法: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把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變成“我要學”,引導學生自行探究,由此產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務的完成就標誌著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學生也能體驗到任務完成後的成就感。

六、教學程式

(一)、談話交流,直接匯入

通過教師簡短的語言,直接接示課題匯入新課,使學生能清楚明瞭的知道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1、教師講解怎樣在文件中建立表格,並讓學生知道表格中的常用術語行、列及單元格。接著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找到其它建立表格的方法。

2、利用課件展示一組表格,通過學生的觀察會發現課件中的表格比我們自己繪製的表格多了顏色,樣式也發生了改變,引出了所要學習的內容——設定所建表格的格式,調動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3、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講在表格中插入內容這環節時,我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增強他們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團結,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1、學生交流學習心得,互評互助。

2、教師幫助學生疏理知識,歸納總結。

七、效果預測

1、能較全面、準確地掌握本課內容。達到課前既定教學目標。

2、增強對資訊科技學習的積極態度。利用資訊科技工具加強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反思。

說課稿 篇10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圓是常見的幾何圖形之一,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在幾何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進一步學習數學以及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本節講的是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掌握運用圓心的距離的數量關係或用圓與圓交點個數來確定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的方法。

(2)瞭解切線、割線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例,探索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操作,實驗,發現,確認等數學活動,從探索圓與圓的位置關係中,體會運動變化的觀點,量變到質變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感受數學中的美感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數量關係揭示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難點:利用圓與圓位置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二、 教法學法

教法的設計 情境創設 設疑啟發 引導交流 探索創新

學法的設計 觀察猜想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歸納創新

三、教與學互動設計

1、情境引入

本節課我是這樣匯入的,首先出示四幅圖片。【同學們你們觀察這些圖片,找一找其中的圓有哪些位置關係,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同學們會各抒己見,老師不要過早的下結論,而是讓同學們在下一環節繼續探究。

2、合作探究

在這一環節我讓同學們拿出事先做好的圓,讓他們小組合作探究圓和圓之間到底有幾種位置關係。

老師巡迴指導

3、得出結論

【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教師演示課件。學生觀看並總結結論。圓與圓之間有五種位置關係:相離外切相交內切 內含】

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刻的理解圓與圓的五種位置關係,在這裡我又引導同學們從焦點個數對兩圓位置關係進行分類。

為了讓同學們理解圓心之間的距離在五中位置關係中和兩圓半徑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係我在這裡設計了五種動畫課件,教師演示讓同學們進行歸納。

4、鞏固新知

為了鞏固以上知識,我在這裡設計了三個簡單的練習題,只是簡單的應用五種位置關係中圓心和半徑之間的數量關係。

為了提高同學的能力,只是簡單應用還不夠,於是我又設計了例題。因為例題有難度所以需要師生共同完成。

5、綜合拓展

為了鞏固以上學習的內容我在這裡設計一個練習題,希望同學們能夠獨立完成。

為了提高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在這裡設計了一個環節,爭當小小設計師。這一環節既能提高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提高同學們的能力。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同學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來源於生活,同時課堂變的豐富多彩讓同學們能夠學著樂樂著學。

6、佈置作業

最後一個環節是佈置作業,我的說課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