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精選17篇)

欄目: 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2.37W

看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精選1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精選17篇)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

有一個朋友推薦我看這部電影,因為種種原因,一向拖到這天才觀看,可能前後拖了近一個月,趁著這天能偷點時間出來,趕快將這部電影看完了。坦言我並不喜歡看韓劇,因此一開始也是抱著隨意看看的想法觀看的,但看完給我的確有很多的感觸。

——題記

一向對誤解他人的劇情很有感觸,例如以前看《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排山蹈海樊梨花》中三驅樊梨花、《西雙版納》中小孩子的遭遇,都讓我掉過淚,或者,某些人想來還不可思議吧,其實我也不明白是因為自己的某些遭遇還是自己性格所決定的。這天看到的這部電影,也讓我有些絲絲心痛的感覺,突然感覺自己有些脆弱了,但是相對於以前好多了。

我想本片的中心是想表達對司法的公正的訴求,對父愛的偉大的讚美。這些我暫且不談,我想先對人性進行解剖。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僅僅是一名智障者,然而警察官卻利用他的缺陷進行誣陷;利用他的偉大父愛使他承認本不屬於他的罪名,只為了自己儘快破案。那我們的民眾又在幹什麼呢?起鬨,並自以為自己瞭解狀況的譴責,這無疑加大了男主人公對社會的恐懼。在各種審查中,無不充斥著“慕尼黑會議”式的會議,當事人都還沒參加了,決定就下來了。因為人的自私、黑暗以及自以為是使杯具就這樣發生了。

然而,我們再去看一下監獄中的那些“罪犯”,他們是罪犯嗎?是,但他們更加能稱得上高尚的人。他們看到男主人的罪刑,先是憤怒,說明他們沒有失去最基本的人性,之後瞭解狀況後還一次次幫忙他,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偉大呢?在一個人性冷漠的這天我們是否要反思?是否需要學習?

人性需要解剖,個性是這天的我們真的需要解剖自己,自己的亢奮是否真的是對的?還有媒體聽風就是雨式的新聞又將誤導多少人?

撇開人性,該談談司法了。片中不得不說得益於他本性的善良才在最後洗刷冤屈,如果不是巧合他救了監獄中的老大,救了科長,他怎樣能有之後的“好運”?難道我們以後保證司法的權威和洗刷冤屈要靠運氣?這樣顯然是不行的,我們務必從源頭解決,從制度上保證。我想韓國的法律總還是要比中國的法律健全點吧,尚有這種事,那中國呢?我們如何保證正常的法律訴求?當民與官相鬥,法院所分配的律師會保證公正性?應對總總自己提出的疑問,我也無法解答,畢竟我不是這些專業的,缺乏對此的分析潛力,可我們難道不要去思考嗎?

不喜歡被誤解,更不喜歡被冤枉,其實這是我內心真正脆弱的地方,或許無人識別,但我的心每每遇此,都一股心痛流淌。我期望在沒弄清楚真相之前,我們能夠冷靜,不要人云亦云。遇到嫌疑犯,請司法慎重對待。誤解或者冤案無可避免,但至少要盡力減少,遇到了,我們更要及時糾正,減少傷害。

末尾再講一個耳熟的故事: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呢?”

眼見尚且不必須為真,耳聽更是要仔細推敲。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2

電影以一個女兒作為律師身份為自己父親翻案為切入點,用倒敘的形式重溫當年發生的事情。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是一個杯具。智障父親獨自撫養女兒,兩個如孩子般的人相依為命,父親心心念念要送給女兒鍾愛的書包,為此捲入一場無妄之災。意外死亡的少女,悲傷憤怒的警察家屬,鋪天蓋地的輿論,把這位本是救人的父親推向了深淵。他清楚來龍去脈,卻不會伸冤,不太懂這個社會的規則,在警察的暴打、上位者的施壓中逐漸妥協。之後,這位善良的父親遇到了一群友好的獄友以及善良的科長。這些關在監獄裡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然而不管他們以前犯下過何等滔天大罪,他們的人性是沒有泯滅的。可愛的獄友們幫忙父親和女兒相聚,在相處中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而選取幫忙智障的父親走出監獄。還有一開始對智障父親懷有敵意的科長,在日漸瞭解中得知真相而選取幫忙這對父女。兩方人在監獄的裡外充當不同的主角,卻因為相同的原因進行著同樣的事情。才發現,這個世界,因為愛,變得如此與眾不同。

彷彿是臨死的掙扎。他們極盡所能幫忙這對父女,卻因為警察局長的“無情宣判”而徒勞無用。警察局長抓住了這位父親的命脈。他的七寸正是心愛的女兒,在犧牲自己還是儲存女兒上,他毅然選取認罪。他的腦袋不好使,只能用緘默無聲表達對女兒的愛,他甚至不懂什麼是死亡,卻明白離開與告別的殘酷。

案子過去十幾二十年了,昔日傻傻的父親早已不在人世。他的女兒還在,帶著平反父親這起冤案的心願在這個世界遊走奔波學習生活。結局當然是翻案成功。昔日的死刑被撤銷,判刑的父親得以沉冤得雪,然而帶給觀眾的卻是無限的唏噓和心痛。最後沉冤得雪,可人卻早已赴黃泉。這是一部攢足眼淚的電影,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看到了人性的險惡和善良,最重要的是,父愛足以感動天地。

這部電影,值得我們深思。當今社會也存在著許多智障殘疾人士,他們異於常人的表現經常受到人們的指點和嫌棄。他們需要被理解,被傾聽,被關愛,而很多人卻以一種高姿態無情地宣洩對他們的不滿,如此種種,都是一種人性的醜陋。同時,“官壓民”這種事情也屢見不鮮,這背後折射出的,是上位者權力的濫用。

這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不就應出現灰色地帶。

這是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不就應出現區別對待。

當然,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3

前幾天沒事,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叫做《七號房的禮物》。我相信,這部電影對很多人來說,沒有看過,但至少也聽說過。講述的是一個弱智父親和女兒的故事。

父親被誣陷入獄,在獄友的幫助下,和自己的女兒相見。可是好景不長,父親為了保護心愛的女兒平安長大,只好認了這個莫須有的罪名。最後被判處了死刑。若干年後,女兒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會犯罪,申請案情重申。並找到父親入獄後結交的幾個好友,希望在他們的幫助下能夠找到證據,洗刷父親的冤情。經過他們的努力,案情的事實被揭開,法官還給父親清白,可以說最後的結局是悲喜交加的。

從這個電影中,可能大多數人都能看出來的一點是,即使父親是個弱智,可是他對女兒的愛卻超出常人的深沉。就連身在監獄裡,也時時刻刻想著逃出去能夠見女兒一面。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被警察帶到案發現場,逼迫他承認小女孩是他殺的。那天下著瓢潑大雨,圍觀的群眾站在一旁冷嘲熱諷。痛失親人的小女孩家鄉不住的大喊大叫,直接向父親打去踢去。這個時候,女兒突然從茫茫人群裡鑽出來,想要跑到父親身邊。卻被人一把抱起來扔到一邊。爸爸伸手大聲呼喊女兒的名字,自己也被警察抓到一邊,雨一直在下著,一大一小就這樣被阻擋在兩邊,不能觸控到彼此,除了用無奈的淚水來傾述離別的傷心,別無他法。

親情的珍貴是這個故事的主線,不可否認,這個電影也在另一個方面折射出社會的黑暗,法律存在漏洞。父親是個弱智,應該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愛。卻被捲入一場與他完全無關的事情中,被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這不僅讓我想起韓國近期上映的一部電影《蚯蚓》,講述的劇情與之相似。講的是腦癱父親在女兒自殺後,瞭解到女兒是被校霸逼迫走投無路才輕生的。父親去警局告知這件事,希望能夠懲治謀害女兒的凶手,警察只當他的話是耳邊風,並沒有做什麼行動。父親徹底絕望,自己懲治那些壞蛋。最後和他們同歸於盡。同是殘疾,卻沒有得到這個社會應有的愛戴。身邊除了無盡的傷害,一波接一波的翻滾而來,沒有什麼好的東西能夠帶給他們。所以,從這部電影中,我感受的並不只是親情,更是這個世界的中性。為什麼說它是中性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充滿冷酷,但在對人的一面,卻是平等公正的。這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的是它對你是公平的,不好在於它的嚴肅性。如何好好的生活,才是最主要的。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4

直到片尾字幕的顯示,我才發現紙巾溼了一片,並不是想說自己感性,只是看完之後,總覺得該寫點東西,沒理由的,或許,就僅僅只是因為感動。

其實,我並不知道該從哪下手,也不知道我現在的思維能不能支撐我寫完,或者說支撐我把內心的感觸說的漓淋盡致。我不敢保證,我只是覺得,影片的每一個鏡頭、每一份感情、每一個擁抱與微笑都那麼真摯,那麼觸動人心。這就是所謂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吧,沒有任何渲染,卻能把觀眾的心牢牢抓住;沒有大愛大恨卻那麼的深入人心。影片中反覆出現的“傻爸”總是在轉身之後女兒數三下就立馬回頭的鏡頭反覆縈繞在腦海,傻傻的,卻純真的,他們雖然是父女,卻更像兩個天真的孩子,貧窮卻簡單地幸福。他們不求有富裕的生活,只希望兩個人能在一起就好。在監獄裡陪伴爸爸的女兒是幸福的,牢飯因為他們的滿足而有了新的意義,牢裡的人也因為他們的笑容與純真而善良、而感動。相反,當女兒一個人在學校時飯也不吃,整天思念爸爸,在她看來,外面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和爸爸在一起。女兒被裝在窄窄的紙箱裡與爸爸相聚,監獄科長也被父女兩的單純與愛而感動,他每天接女孩去見爸爸,並把她留在自家撫養,給女孩一個溫暖完整的家。

行刑的最後一天,是聖誕節,也是女兒的生日。他們本來有機會乘著熱氣球飛走,可,氣球的繩索被鐵絲絆住,就像他們的幸福被冷酷的權勢奪走。爸爸去“好地方”的最後一面,女兒似乎不懂爸爸是去了哪裡,但她最後還是哭著讓爸爸留下來,不要去好地方。周圍所有的人都幫助“傻爸”洗脫罪名,可是迫於警察局長的威脅,為了保護女兒,他最終選擇認罪。他們的世界,單純的只有彼此,只要對方好好的,就好。可是,社會,卻不像他們那麼簡單與純真。

對於社會,對於高壓勢力,對於民眾的公平與權利,其中之複雜不是我所能想象的,也不是我只言片語就能評論的。但是,我相信,正義的力量,終究會戰勝邪惡,正義的人群,一定是堅持到最後的人!局長的自私與“傻爸”的無私形成強烈的對比,社會的陰暗與孩子的純真產生極大的反差。這是一部反應社會權勢骯髒的電影,這更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情感大片。父愛,是全片的線索,父愛,也是我們每個人感受得到的溫暖。那麼,對於那些已經失去父愛的人來說呢?他們反反覆覆回憶那有限的記憶,反反覆覆切換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有關父親的鏡頭,他們會和女孩一樣,即使失去了爸爸,也要好好的按照爸爸期待的那樣,要好好的生活。

故事,發生在冬天,權勢與理性比冬天的雪還要冷酷,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會溫暖人心。愛,會帶給我們力量與勇氣,讓我們明白,珍惜身邊的愛,好好愛身邊的人。這是我能做的僅有的事情。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5

《七號房的禮物》講的是智力殘障的父親英九因執著為女兒買美少女書包而意外捲入一場幼童殺人案,死者就是警察局局長的女兒,英九弄不清狀況,被冤枉關進了監獄的七號房,遇到了各種獄友。由於英九幫助了獄友,獄友感激他,不惜一切代價把女兒藝勝帶進了監獄,藝勝的到來使監獄枯燥的生活帶來歡笑。英九在獄友的幫助下決定上訴證明自己的清白,最重要的是為了藝勝以後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冤情。也正因為這樣當英九得知自己的清白會造成藝勝得不到保護時,他毅然選擇了死路。

他們的愛感動了我,為了自己的女兒,可以犧牲自己,這是有多麼強大的父愛才能做到的啊。這種愛散發出人性的光芒,這種愛也值得讓我們在身邊尋找,去發現……

在《七號房的禮物》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純潔的父愛,儘管父親智障,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對女兒的愛,也正是對女兒的愛,才讓他失去了自由和生命(第一次警官讓他指認現場的時候,警官的一句——此時解褲子,然後就帶你去見女兒,他就解了褲子,第二次重審時一句你不老實就再也見不到你的女兒,他就把室友所教給他的一切丟到了腦後,按照警官的意思去做);在這裡,我也看到了女兒的愛,女兒離開了父親就會生病,來到父親身邊就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希望和信心,也正是她對父親的愛驅使她長大後為父親辯護,為父親洗清冤屈……

這才是人性美好的地方啊。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無量的愛意。這種愛讓我回憶起我自己父母為我所做的一點一滴,我覺得我要好好真惜啊。從現在起,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去回報一些,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對他們深深的愛意……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6

路上鋪滿了冰塊,你我走路都需要相互扶持。

整部電影以倒敘的方式描述整個故事,主線是偉大無邊的父愛,支線是7號房內有情有義的眾人以及善良友愛的科長大叔,線索是局長小女兒的死亡,律師法官的無良錯判,濃濃的父愛直擊淚腺,整部電影從頭開始哭到尾,眼睛腫成泡,電影或者有誇大的成分,故事或許有些不切實際的地方,人性的善美醜惡卻實真的,你這麼愛我,也是真的。

這是記敘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那位如天使般的父親,縱然一無所有,但給了女兒此生最美的禮物。在有愛的監獄裡,龍九和勝藝用親情感動著每一位獄友。當人心的恐懼被每一步的真誠一點點的去除時;當所有人都經歷改造後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到希望時;當大家都能在複雜的現實中找到一絲溫暖,一點向前的動力時,他們都得感謝龍九,因為在這小小的七號房裡,他們有了重生和救贖的機會。時間走的那麼快,殘酷地不為誰停留。被誤判後的他寧願選擇以死來換取女兒的生。

記得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有一條是“悲劇有特定的物件、特定的人物”。看著理論還沒什麼感覺,看電影的時候才覺得先人的智慧實在高深。《肖申克的救贖》、《七號房的禮物》……雖然想起來電影的不多,但這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有類似的感覺,無辜受累,本就是被冤枉的,再怎麼汙衊也不能顛倒黑白。辦案的警察將爸爸送進了監獄,爸爸卻以其善良和對女兒的愛向獄友與獄警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一個善良的、愛護自己女兒的、連話都表達不清的人,怎麼可能誘拐並殺害一個與自己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小女孩?爸爸是清白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早日翻案與女兒團聚,爸爸努力地記著要說的話,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與法官的回答……爸爸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自己、為女兒奮鬥。

只是命運總是那麼不如人意。失去女兒的警察局長一定要為自己的女兒找到一個償命者,他認定爸爸是罪魁禍首,一定要爸爸付出代價。他威脅爸爸,要麼認罪,要麼失去女兒。 在自己的生命與女兒的生命面前,爸爸選擇了後者。這個選擇,意料之中,又因為意料之中而讓人心痛。無論是一位聰明的父親還是一位智力有缺陷的父親,父愛都一樣的偉大,一樣的打動人心。

父親與女兒道別做的鬼臉讓我想起了《美麗心靈》裡面爸爸與兒子的最後一面,兩人笑著說再見,然後再也不能見。這裡的爸爸後來又回來抱著女兒哭,“救救我!”他這樣說,然而沒有人能救他。說不清這兩部電影在這個橋段的處理手法孰高孰劣,但我在看的時候有著同樣悲傷的心情。剋制的對刑訊逼供和司法不公的簡要帶過,更多的是,一群來自各路的犯罪者們,一群看似是社會渣滓們的自省和改變,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一個善良的“傻子”和他天使般女兒的到來。

死刑如期執行,“傻子”的善良被龐大的國家機器碾壓,成為司法不公的犧牲品,也是眾多犧牲品的一個。而這看似荒誕離奇的故事,其實仍然是源於現實故事。這才是藝術讓人唏噓的地方,它永遠不可能凌駕於生活之上,總是有這樣或那樣悲涼的現實向藝術作品源源不斷的提供素材。因冤獄而死的白骨早已成灰,上面新建了多少政績和破案功勳?誰又說得清呢。

幾位獄友雖然是罪犯卻還是很可愛,所長前後的變化也能見這個人物性格,哪怕他們是被定在恥辱柱之上的犯罪分子,他們心中的善良和溫暖,也會被同樣的善良和溫暖叫醒。而代表正義的一方,也會因為私慾的放縱,而喚醒睡在心臟隔壁的邪惡和陰暗。然而生活總是有溫暖!就像那個不斷變換著定義的《七號房的禮物》,就像那牢房門上擋板上被鏤空的星星和月亮、龍九行刑前衣服背後獄友們的簽名。有愛的成全,有惡的救贖,這便是生活本身。

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7

《七號房的禮物》前半部分我覺得特別好,幾個淚點的處理也特別合適,比如父親被誣陷和女兒離別的場景,女兒在醫院和科長的對話等等,都能讓人非常動情,影片的感情處理恰到好處,但是到下半部分,導演為了淚點顯得特別的刻意,幾個橋段設計得太過童話美好,這樣給人特別的不真實,雖然也跟著影片一起流淚,但那是胡椒芥末的作用,跟故事發展沒有關係,所以並不能觸動到我的內心,刻意的煽情就使得整部影片瞬間就變得特別廉價,給人特別做作的感覺。

當然,《七號房的禮物》作為一部溫馨的親情篇,細節處理和亮點也不少,但是由於故事太過牽強,太過戲劇註定成不了經典,她就像《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第一次看的時候能跟著影片一起哭一起笑,但是第二次看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第一次看的那種感動,刻意煽情只能打動一次觀眾的淚腺。所以相比《七號房的禮物》,我更喜歡《母親》中母親為兒子的那種奮不顧身,《忠犬八公》人與狗的情感,《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堅持,《肖申克救贖中》安迪為片刻自由而不顧禁閉的付出,這些故事更能打動我,更能讓我感同身受,因為這類電影讓人感動不是因為胡椒芥末,而是故事在發展的過程中使得我們更有代入感,更真實,感受也更加猛烈,而《七號房的禮物》父親與女兒的感情,回頭是岸的罪犯雖然也是非常具有正能量和打動人心的元素,但是在導演刻意的製造感動面前,就顯得特別的淺薄。所以,《七號房的禮物》是一部能讓人淚流滿面的影片,但是不是一部能打動人心的電影。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8

假期是一個觀看電影的好時間段,我也毫不例外緊抓這能讓我放鬆的分秒。這次無意中觀看的電影並不是我常看的歐美大片,而是一部講述親子之愛故事的韓國電影——《第七號房的禮物》。與我在暑假觀看的《隱祕而偉大》一般,這是一部我猜中了開頭卻猜錯了結局,會隨著電影情節笑並哭著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韓國史上最高票房的喜劇電影,雖說是喜劇片,但是韓國的催淚煽情已經是登峰造極的程度,隨著情節的發展,你會跟隨著它痛並快樂著。智商只有6歲的龍九含冤入獄最多凶犯的第七號監獄。超級溺愛7歲女兒藝勝的龍九和女兒的親情感動了同一間房間的重犯,大家聯手幫忙運送藝勝進入監獄。在監獄的日子裡,藝勝給一眾監獄犯人帶來歡聲笑語,也因為龍九的樸實善良,感動了全監獄的犯人和管理監獄的監獄長,監獄長申請機會讓龍九恢復清白之身,可惜由於權貴,龍九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受傷,他放下這個機會,最終被執行死刑,長大後,成為律師的女兒含淚為父親翻案。

我猶記得有這麼一個場面,飄揚的五彩斑斕的汽球,成為了傻爸爸與乖女兒最後一次完美的定格畫面。繩索被鐵絲網輕輕勾住,隱喻著即便是再絢爛浮華的夢境,也有被現實所羈絆住的那一刻,這時候該如何去選取?大多數人基本都會選取奮力掙扎,縱使徒勞無功,也要用盡最後一份氣力。但傻爸爸與乖女兒,卻選取靜靜享受這份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的停留瞬間,什麼都不去想,也不明白去想什麼,只是安分守己、知足常樂的看著夕陽西下、鳥雀歸巢。真正的自由,是內心的自由,把心放手,任由飛翔。

一整部電影,我最忘不了爸爸龍九的笑容,是對女兒的愛的淳樸的笑容,為了女兒他能夠放下一切,哪怕是自己的性命,即使是智商只有6歲,仍然散發著父親的光芒,這些笑容耀眼得能灼傷他人,也使觀眾為這部電影流下了動人的眼淚。

無論在何時何刻,父親永遠愛著女兒,女兒也永遠愛著父親。與父母間的爭吵矛盾只是一瞬,唯愛是永恆。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9

其實一開始選這部電影來看純粹是因為我第一眼看上去覺得它應該比較輕鬆,不像別的推薦電影那麼嚴肅。結果呢?直接掉坑裡了,雖說沒有哭的稀里嘩啦,但小眼淚還是要抹兩把的。

看完以後我好好的平復了一下脆弱的小心臟,去網上逛了一圈想看看別人的想法[每部電影看完必做的事]。果然,總結下來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這是一部特別感動人的電影,給自己內心帶來很多觸動。另一種呢認為這部電影配不上它的好名聲,缺乏邏輯和常識。

怎麼說呢,我還是比較認同第一個觀點的。畢竟好的電影也是一種藝術品,如果它的表達效果出色,就算用點誇張之類的手法我覺得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它向觀眾傳達出的情感和主旨要真,要能打動人。既然這部影片能讓那麼多人落淚,那說明它打動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部影片中最打動我的一幕是父親和女兒一起乘著獄友為他們製作的熱氣球慢慢升空,就好像要逃離開這個真實世界一樣。在一個監獄裡,僅憑犯人們怎麼可能製作出這樣一個熱氣球?這應該就是有人所說的常識的缺乏。但正因為這是常識上我們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卻被這些人做到了,才會讓我們感到感動,甚至想為他們喝彩。他們不僅做到了,而且沒有一個人想要偷偷的自己通過熱氣球逃出監獄,去看看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去看看在外面早就白了頭的父母,去獲得自己久違的自由。他們都心甘情願的在地上仰望著這對父女揮著手離開,用自己的身體幫他們擋下想要阻撓的獄警。這一幕是多麼的缺乏常識啊,卻明明白白的敲打著我們的心。

當他們氣球快要飛出監獄時,畫面短暫的轉向了一邊的高牆,上面貼了幾個大字“法律的審判”。畫面轉回來,他們的氣球仍在肆無忌憚的向外飛,好像馬上就要衝破這法律的審判了!但是果然,熱氣球的繩子被牆上的鐵絲網纏住了,就像他們被法律的大手又無情的拉了回來。這時候其實結局已經很清楚了,他終究還是逃不開法律的束縛,他們終究沒有辦法一起飛向未來。

整部影片的確有許多地方是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達成的,是不符合邏輯的。但這並不要緊,只要它表達出來的讓人感覺真,能打動人,它就是一部好作品。有時候,打動人的往往就是這些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0

《七號房的禮物》前半部分我覺得特別好,幾個淚點的處理也特別合適,比如父親被誣陷和女兒離別的場景,女兒在醫院和科長的對話等等,都能讓人非常動情,影片的感情處理恰到好處,但是到下半部分,導演為了淚點顯得特別的刻意,幾個橋段設計得太過童話美好,這樣給人特別的不真實,雖然也跟著影片一起流淚,但那是胡椒芥末的作用,跟故事發展沒有關係,所以並不能觸動到我的內心,刻意的煽情就使得整部影片瞬間就變得特別廉價,給人特別做作的感覺。

當然,《七號房的禮物》作為一部溫馨的親情篇,細節處理和亮點也不少,但是由於故事太過牽強,太過戲劇註定成不了經典,她就像《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第一次看的時候能跟著影片一起哭一起笑,但是第二次看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第一次看的那種感動,刻意煽情只能打動一次觀眾的淚腺。所以相比《七號房的禮物》,我更喜歡《母親》中母親為兒子的那種奮不顧身,《忠犬八公》人與狗的情感,《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堅持,《肖申克救贖中》安迪為片刻自由而不顧禁閉的付出,這些故事更能打動我,更能讓我感同身受,因為這類電影讓人感動不是因為胡椒芥末,而是故事在發展的過程中使得我們更有代入感。

更真實,感受也更加猛烈,而《七號房的禮物》父親與女兒的感情,回頭是岸的罪犯雖然也是非常具有正能量和打動人心的元素,但是在導演刻意的製造感動面前,就顯得特別的淺薄。所以,《七號房的禮物》是一部能讓人淚流滿面的影片,但是不是一部能打動人心的電影。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1

其實嚴格意義來講他不是7號房間,而是監獄的7號,是一群人生活在一個房間裡如同宿舍一般,卻都沒有自由。其中有很可愛的人們,有的因為季節冷不想在街上流浪便捅了別人一刀來到了監獄,有的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自殺來到了監獄,但他們卻也是實打實的窮凶極惡之人。

智殘爸爸蒙冤被判死刑,在獄友們的幫助下,他的女兒被送進他住的七號牢房。

小女孩突然闖進了7號房間,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他們騙小女孩在這裡的人都是生病的人,他們把自己為何入獄的故事用三言兩語解釋給小女孩聽,小女孩眨著一雙天真明亮的大眼睛問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惡在世上無處遁逃,窮凶極惡的人受到小女孩的感染,竟然開始對自己的孩子好,開始認識到家人的重要性,與家人抱團哭泣。決定重歸正路。

電影中的爸爸和女兒在智商上一樣都是一個小孩,他們雖然不懂人情世故,但是卻用一顆善良樸實的心,面對著世界上的凶惡。

在電影院中,同學們都紛紛落淚,小女孩的善與監獄裡人的惡,監獄長與士兵們內心的彷徨猶豫、在善惡之間的不決,如同警鐘敲在了我們的心上,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2

我看過很多電影,或驚悚,或感人,但最觸動我心靈的還是——《七號房間的禮物》。這部電影是一部韓國片,我在很早之前就看過了,儘管已經過了很多年,如今每每想起電影中的情節,還是會讓我有很多的感概。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先天性智力殘障的爸爸李龍九和女兒藝勝相依為命,小女孩天真活潑,愛看美少女戰士,每天都會固定的`去同一個櫥窗外看美少女書包。這天看著櫥窗裡最後一個美少女書包被別人買去,回到家躺在床上為了安慰女兒,李龍九承諾一定會送給她一個美少女書包,藝勝很懂事,也同樣安慰父親讓他別勉強。龍九領到工資正開心的數著,突然窗外有個小女孩敲打著玻璃對他打招呼,他一看是昨天買走美少女書包的小女孩,小女孩想帶著他去其他地方買美少女書包,在路上因冰面溼滑,小女孩摔倒死去,龍九就被懷疑成殺害小女孩的凶手。與其說懷疑,還不如說是被認定是殺人凶手,只因他為女孩做人工呼吸,解開束縛卻被看做是做其他的事情,也因為,那個孩子是警察廳長的女兒。於是,他被抓走了。第二天龍九被警察押到現場進行模擬取證,藝勝看見了他,那個場面,實在是令人難忘:當天下著雨,父女倆卻被分隔,父親在警車內撕心裂肺地叫著藝勝的名字,告訴她不要感冒,而女兒也同樣撕心裂肺,叫著爸爸,爸爸……兩人越來越遠,雨絲朦朧了兩人的視線,就這樣分離……

在監獄龍九救了獄友,獄友想著幫他實現一個願望來還他的人情,看他每天都在念著藝勝的名字,獄友們經過各種辦法把小女孩帶進了爸爸所在的房間(七號房)見面,父女倆一見面便抱在一起喜極而泣。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一來一回,藝勝成了監獄的小常客,監獄長還是發現了藝勝的存在,他讓獄警把藝勝強制送出去。監獄突逢大火,監獄長張民煥被困住,眾人驚慌失措,沒人管被困住的張民煥,只有這個傻爸爸看到有人倒在大火之中,義無反顧的衝進去救人,儘管這個人傷害過他,仇視他。張煥民看著為了救他而受傷的李龍九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那個看起來傻到極致的男人,遇到危險不顧自身安全還想著救人。

七號房間送來了一箱打糕,獄友們都不明白,又沒有什麼節日怎麼會給他們發吃的。正當他們磨磨唧唧討論要不要開啟時,藝勝開心的從箱子裡跳了出來,小姑娘就這樣在獄警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在七號房暫住了下來,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休息,小姑娘的到來給原本沉悶的房間帶來了無限歡樂。但是,歡樂是短暫的,轉眼就到了開庭的日子,那個廳長用龍九的女兒威脅他,要他承認,為了女兒,龍九一個人背下了這莫須有的罪名。

最後龍九被判定死刑,獄友們又絞盡腦汁為他安排了一場出逃計劃,利用熱氣球飛出去,可現實中哪有那麼完美的計劃,在通過監獄高牆的時候熱氣球的繩子掛在鐵絲網上,很快就到執行死刑的時間,龍九兌現承諾送了藝勝美少女書包。分離的場面是最讓人揪心的,女兒哭喊著,爸爸求饒著,都不想離開彼此,一轉多年後幼小無能的小女孩已長大成年,她站在法庭上擔任自己死去父親的辯護律師,一件件事實擺在面前,真相公開了,李龍九是無辜的。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讀來叫人一陣心酸。這部電影把父愛體現的淋漓盡致,人人都說父愛如山,的確,父親為我們遮風擋雨,父愛是靜默的,是無言的,父親的臂膀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哪怕是像李龍九那樣先天性智殘,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還是會想著女兒藝勝,願意為女兒付出所有,哪怕是生命。看見女兒的龍九永遠都是笑著的,雖然智商只有6歲,但他仍然散發著父愛的光芒。這是一對生活艱苦的父女,他們很貧窮,貧窮的連個美少女書包都買不起,但他們也很富有,因為他們有彼此,有愛,他們的生活因為彼此的陪伴而美好。

有一句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為了讓這樣的遺憾少一點,我們在休息時應該多陪伴家人,讓彼此的心靈更加貼近。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3

電影裡有一心為女兒的傻子父親,因為要給女兒買美少女戰士書包,遇上了一場災難。

電影裡有一個非常可愛的漂亮女兒,一直和父親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因為父親被擔負上了莫須有罪名,她的人生也開始改變了。

七號房,一個普普通通的牢房,因為這個傻子父親的到來,漸漸變得不一樣。善良的傻子為獄友擋下了危險,獄友們給他帶來了藝勝——他唯一的女兒。在交往之中,我看到了獄友們的善良,也更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的愛。第一次被偷偷運來七號房,到後來的熱氣球逃亡計劃,一股股暖流就這樣流過我的心田。

感動我的一切源於濃厚的父愛。特別是在父親去接受死刑父女分離的場面,真的很虐心。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婚紗,也是在面對親人的離去,女兒哭得死去活來的場景。

這部片子首先是因為樸信惠才看的,但是點開了視訊後,視線以及大腦完全被小女兒和七號房的獄友們俘虜了,虐心的同時也讓我感到了一陣陣感 動。大讚葛素媛的演 技。最近真的很喜歡樸信惠,是從《繼承者們》開始喜歡她的。覺得她笑起來很溫暖,讓人很開心,看著她時總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真心覺得她們都是完美得會讓周圍的人自覺向他們學習的天然美女。

最後想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會得到很多人的愛,但是隻有父母會是那個最愛你的人。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吧!多關心他們一些,讓他們不覺得自己遠離了我們的生活。

我會繼續努力,向著我的夢想。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4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腦子裡浮現出一張畫面,偌大的房間裡,堆滿著五顏六色的禮物,可實際上卻天壤之別……

這個女孩子擁有一個奇特的父親,父親如同一個孩子般智商低下,但他一定有一個善良的心,而他內心裡裝著的是他的女兒。當女兒有什麼事,他總是第一個想著她。父親被人誣陷,進了監獄,這個小女孩開啟了一段心靈治癒之旅,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溫暖,將每個人連在一起,他用她那質樸的心靈洞察了所有人的心裡......

當一個老人看著洞時,別人都很奇怪,只有女孩子問她你是在看樹嗎?在這些年來,沒有人懂他,就算成年人經歷的比女孩子多,閱歷豐富,但他們終究不懂一個人的心啊!女孩子像一道光一樣,給他們帶來了溫暖。

當實行絞刑時,我以為是女孩的父親,可到影片的最後,是每日默默看著洞的人幫助了這個善良的孩子,這個沒有母親沒有奶奶的孩子,但卻是善良的人。當他的爸爸知道自己是死刑後,當女孩的奶奶去世後,他哭了,她不再是那個如同孩子般的父親了,他知道他的女兒沒人照顧了,他想要活下去。這一幕幕都化成了父親對孩子的愛,溢位螢幕外。

她,也許不是最幸福的,但一定是最美麗的!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5

之前看到上的文藝青年推薦的高分電影:《七號房的禮物》,催淚韓劇,毫不猶豫地下載下來,還是很喜歡韓劇的,我是男生。

做了流淚的打算,但是看著看著,雖然很溫馨,覺得根本不會哭,或許是電影看多了吧。這個時候最要命了,到爸爸給女兒過生日那一段就止不住了,也許並不是電影本身感人,而是我把自己當爸爸了,跟這麼可愛的女兒生離死別,她卻不知道,天真的笑著,真比死了還難受。一直到分別,爸爸對著獄警說對不起,覺得有點假,才給拉回到現實來。

記憶裡看《沒完沒了》和《我的野蠻女友》的時候哭過,這次是最厲害一次了,螢幕都看不清了,整整8分鐘。還好隔壁那哥們兒沒回來。

昨天看《美麗人生》,覺得那小男孩好可愛,只是不怎麼笑,今天看《七號房的禮物》,卻碰到一個殺手。其實要細看,小女孩並不好看,下巴有點縮,還有個被我稱作眼袋的東西,但是不能笑啊,一笑真能殺死人,要不要這麼蘿莉啊。我要有這麼一個可愛懂事的女兒,真無慾無求了。

韓國的催淚彈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根本無需顧忌它邏輯上的不合理,情節的冗餘,看到你心裡,這才是好電影。

《美麗人生》和《七號房的禮物》,很多網友都說是講父愛,其實我覺得,《美麗人生》講的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七號房的禮物》在我心目中,可以排第二了,第一是《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看網上把這部電影定義為喜劇片,真的是很無語。

不想當劇透,想看的趕緊下載下來看吧,準備好紙巾。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6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一個很特別的家庭。父親的大腦“只有豌豆大小”,但他有一顆最純真的心;奶奶時而嚴厲,但更多帶給家人的卻是最溫馨的守護;小女孩則更是一個有愛的孩子。

但不幸的是,父親陰差陽錯地被誣衊入獄,讓這個原本不富裕卻溫暖的家變得毫無希望。女孩每天等待著父親出獄的遙遙無期的那一天,她迷茫著,甚至不知父親做錯了什麼。奶奶和老師編造著美麗的謊言——“可能還需要幾天,但爸爸一定會回來。”小女孩也因為這樣的愛也有了似真亦幻的希望。

後來在監獄的生活中,父親的真誠開始讓人們覺察出這起案件的破綻,他們開始幫助女孩的父親討回公道。這些在監獄中苟且度日的人們,也因那能與人人引起共鳴的父愛而變得溫和。然而,最後的裁決卻是不公的,那位無辜的父親仍被判絞刑。雖然智力低下,但他還是察覺到了自己的命運,但他從不在女兒面前表露一點悲傷。他珍惜著能和女兒在一起的一分一秒——他也因愛而有了微小的希望。

最後,父女二人還是團聚了。這不是因為上級軍官的仁慈,而是因為另一名囚犯的犧牲:他的女兒在多年前因事故去世,他因此入獄。他終日沉默,凝視著牆壁上像是埋葬了他女兒的那棵樹的印痕。他深知無法挽救女兒的死,就毅然決然做出犧牲,去挽救一個同樣不幸的家庭。他對女兒的愛,給了別人希望。

現實或許時而無望,但堅信人間有愛,處處都有希望。

七號房的禮物的觀後感17

《七號房的禮物》講的是智力殘障的父親英九因執著為女兒買美少女書包而意外捲入一場幼童殺人案,死者就是警察局局長的女兒,英九弄不清狀況,被冤枉關進了監獄的七號房,遇到了各種獄友。由於英九幫忙了獄友,獄友感激他,不惜一切代價把女兒藝勝帶進了監獄,藝勝的到來使監獄枯燥的生活帶來歡笑。英九在獄友的幫忙下決定上訴證明自己的清白,最重要的是為了藝勝以後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冤情。也正因為這樣當英九得知自己的清白會造成藝勝得不到保護時,他毅然選取了死路。

最令我難忘的是英九因為聽到如果在法庭上說出真相,那藝勝將會遭遇劫難。英九為了藝勝以後的生活,在最後一次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法庭上,並沒有按原先計劃說出證詞,而是背下了這個黑鍋,最後被判死刑。而藝勝的乖巧也讓我佩服不已。因為爸爸英九的入獄,年幼的藝勝成為了監獄的常客。藝勝多次為了見到爸爸躲進分配給犯人的麵包箱裡。小小的藝勝不僅僅明白如何照顧好自己,還明白如何照顧自己的智障爸爸。

乖巧聽話的藝勝讓我不得不反省自己。還記得在一個週末,爸爸因為工作外出,於是簡單的交代我做飯的方法就走了。笨拙的我卻沒法明白,只好給媽媽打電話求救。爸爸回來後,我責怪了爸爸並與爸爸吵了一架。

透過這部影片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偉大的父愛,並反省到了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