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釋出於: / 人氣:2.71W

1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1學校家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中學的領導和教師往往更注重數理化和外語等主要學科的學習狀況,將大量的經費、人力等投入到這些學科中,這體現了學校重視教學的成績,但同時又明顯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體育教學中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家長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不得他們一天24小時不停地學習,而對於孩子們體質的關心則體現在補充營養上,卻忽視了增強體質的最好方法———體育鍛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加以阻止,嚴重地打擊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1.2中學體育教學內容、模式陳舊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學生完全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跳不出灌輸式的技能教學的框子,學生總是被牽著鼻子走,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練什麼、不需要什麼思維活動,而且由於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多(一般都是兩個教材:一個新教材、一個複習教材),教學節奏安排的非常緊湊。因此,在技術教學中教師不可能留時間讓學生去思考,這種教學保證了技術(知識)傳授的高效率,而學生在學習中本應有許多東西需要自己去思考、理解,結果卻被教師包辦代替了,學生幾乎成為教師操縱的木偶,不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這種教學抹殺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1.3中學體育教師的個人素質偏低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對學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體育教師,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文化知識,就很難達到向學生進行傳道授業的最佳效果。倘若體育教師只有較高的專業運動技術水平,而文化水平較低,其教學工作必然受到限制。現在高等師範院校及體育院校畢業的體育專業學生,理論性強而實踐性差,缺少有助於教學基本功提高的'訓練活動課,學生在校期間,課堂實踐機會少,造成許多畢業生專業知識過關而教學素質不過關,畢業生畢業後不能適應教學工作。同時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卻很少有機會“充電”,通常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體育教師,還在用20年前學習的知識進行教學,這在知識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怎麼能相適應?其結果必然導致體育教育落後於現實。

1.4中學生體育觀念淡薄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也是青少年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其間養成的各種思想意識、學習和行為習慣對青少年今後的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從中學體育教學的角度來講,學生能否在這一階段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關係學生今後一生健康的大事,自當受到高度重視。然而受舊的教育理念的制約,那種以教師為本的教學方式是不利於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同時,中學缺乏必要的體育器材,限制了中學生們的運動。事實是有很多中學生熱愛運動,如籃球、足球,但是苦於學校缺乏必備的設施,他們根本無法去進行自己喜愛的運動,只得做些簡單的、重複性的練習;其次,繁重的課業壓力,使得他們沒有運動的時間和情緒,他們心裡想著還有多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根本無法將精力用於運動。

2如何進行中學體育教學改革

2.1加強體育教師的職後教育

首先,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加強自身對體育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吸收和消化,使得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符合時代的發展和中學體育教育的特徵,為中學體育教學服務。其次,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體育教師在讓學生掌握“三基”的過程中,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以適合個人的運動專案為中心,使其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同時體育教師要加強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學習、鑽研和創新,以提高自身的體育教學素質,一項枯燥乏味的體育專案,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和組織方式,如採取遊戲或競賽方法,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其中,達到教學的目的和鍛鍊的效果,而且使學生產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實現學生對於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和實用性的需求。

2.2增加體育運動的課時數,彌補場地不足的缺陷

每週兩節體育課很難滿足學生對於運動的需要,在保留原有體育課的基礎上,多開展體育課外活動課,給學生較大的自主選擇權,讓其參加感興趣或擅長的體育活動。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課學習各項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而在課外活動課上系統地進行某一項體育運動的學習和鍛鍊,增強運動技術和技能,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對於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對其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和習慣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地制宜,自制或創新體育器材和體育場地;積極地進行體育器材、教具改革,並做好現有場地器材的管理和維修,使場地器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2.3改革體育考試和評價方法

在體育教學評價時,應改變過去那種以運動技術、記評和達標來考察體育運動成績的辦法,應認識到單純的記評和達標的考試製度和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出教學效果的價值。應建立新的體育考試製度,改變單純用外部行為度量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並且用來衡量體育教學效果和健身效果依據的評價習慣。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先天條件,根據自身的特點、起點和潛力,制定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使學生在體會鍛鍊興趣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4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

首先,教師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啟學生的心扉,要兼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方面的知識,特別要掌握現代教育科學和技能,這樣在教學時才能融會貫通,遊刃有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也需要豐富的體育科學知識來指導。

3結束語

中學體育教育作為中學教育的組成部分,承擔著增強中學生體質的任務中學生的體質逐年下降,中學體育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對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要積極改進,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控制中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