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邊城世界的虛擬性

欄目: 邊城 / 釋出於: / 人氣:3.12W

無論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裡的人有多少的人性光輝,他都只是會存在著“邊城”裡,《邊城》是虛幻的,是不切實際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邊城世界的虛擬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邊城世界的虛擬性

邊城世界的虛擬性

從接受史的角度上說,沈從文邊城世界的生成,取決於文學史研究者以及沈從文的後輩作家對湘西的持續的興味與言說。汪曾祺就是邊城世界的締造者之一。在《又讀〈邊城〉》中,汪曾祺認為:“‘邊城’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說這是個邊地的小城。這同時是一個時間概念,文化概念。‘邊城’ 是大城市的對立面。這是‘中國另一地方另外一種事情’(《邊城題記》)。沈先生從鄉下跑到大城市,對上流社會的腐爛生活,對城裡人的‘庸俗小氣自私市儈’ 深惡痛絕,這引發了他的鄉愁,使他對故鄉尚未完全被現代物質文明所摧毀的淳樸民風十分懷念。”邊城世界在與大城市以及現代物質文明的對峙之中獲得了文化和時間的雙重自足性。

林斤瀾也曾經這樣言說沈從文及其邊城世界:“沈從文是個什麼樣的作家呢?他拜美為生命,供奉人性,追求和諧。他投奔自然,《邊城》的翠翠就是水光山色,爺爺純樸如太古,渡船聯絡此岸和彼岸,連跟進跟出的黃狗也不另外取名,只叫做狗。”

在林斤瀾的理解中,邊城世界是太古一般充滿和諧之美與自然人性的田園世界,這個田園世界同時也催生了沈從文的文體形式——一種牧歌式的文體。夏志清在其《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即提出沈從文自創了一種“牧歌式文體”,並認為“沈從文的文體和他的‘田園視景’是整體的,不可劃分的,因為這兩者同是一種高度智慧的表現,一種‘靜候天機,物我同心’式創造力(negarive capability)之產品。能把一棵樹的獨特形態寫好、能把一個舟子和一個少女樸實無華的語言、忠厚的人格和心態歷歷勾畫出來,這種才華,就是寫實的才華”。夏氏把沈從文的文體風格與“田園視景”勾連在一起,並挖掘背後的東方式智慧,最後落實到寫實的才華,堪稱對沈從文筆下田園牧歌世界最具經典性的解釋,最終也參與了對邊城世界的塑造。

可以肯定的是,沈從文的確具有在湘西世界中譜寫田園牧歌的主導創作動機,這種動機到了沈從文創作《邊城》時期更趨於自覺。《邊城》的大部分篇幅都符合田園詩寫作模式。巴赫金在《小說理論》中曾經這樣界定經典的田園詩模式:“田園詩裡時間同空間保持一種特殊的關係:生活及其事件對地點的一種固有的附著性、粘合性,這地點即祖國的山山水水、家鄉的嶺、家鄉的谷、家鄉的田野河流樹木、自家的房屋。田園詩的生活和生活事件,脫離不開祖輩居住過、兒孫也將居住的這一角具體的空間。”“田園詩中不同世代的生活(即人們整個的生活)所以是統一的,在多數情況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點的統一,就是世世代代的生活都一向附著在一個地方,這生活中的一切事件都不能與這個地方分離。……地點的統一導致了一切時間界線的淡化,這又大大有助於形成田園詩所特有的時間的迴環節奏。”《邊城》即表現出“生活及其事件對地點的一種固有的附著性、粘合性”,小說叫《邊城》而不叫《翠翠》,也不叫《翠翠、爺爺和黃狗》,這固然與沈從文曾經計劃要陸續寫作“十個城”的故事有關(雖然最後大都沒有寫成),但從田園牧歌的原型性上說,選擇“邊城”作為主題,顯然使小說涵容了更開闊的敘述空間。

巴赫金所謂“田園詩所特有的時間的迴環節奏”在沈從文的湘西小說中也有充分體現。這種時間的迴環節奏首先表現為沈從文小說中所習用的“恆常敘事”,即敘述湘西世世代代的生活中一以貫之的常態化的場景,藉以烘托長久不變的恆定感。譬如創作於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長篇小說《長河》:

六月嘗新,必吃鯉魚,茄子,和田地裡新得包穀新米。收穫期必為長年幫工釀一大缸江米酒,好在工作之餘,淘涼水解渴。七月中元節,作佛事有盂蘭盆會,必為亡人祖宗遠親近戚焚燒紙錢……。八月敬月亮,必派人到鎮上去買月餅,辦節貨,一家人團聚賞月。

研究者劉洪濤這樣分析上述場景:“三個分句分敘的六、七、八月農家主要生活樣式,在‘必’的約束下,變成鐵打一般不可動搖的規律,凝固在生生不息的時間流動之中。”

《邊城》中更精心設計的“時間的迴環節奏”還表現為節慶的復現,小說第三章這樣交代節日在邊城所充當的特殊角色:“邊城所在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過年,三個節日過去三五十年前如何興奮了這地方人,直到現在,還毫無什麼變化,仍能成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義的幾個日子。”正因如此,沈從文選擇了端午和中秋作為小說主要情節發生的時節,敘事者講述的進行時中的故事發生在當下的端午,第四章又回溯兩年前的端午發生在翠翠和儺送身上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記憶便與端午節聯絡在一起。這種節日的復現,既為人物的活動確定了核心的時間關節點,也有助於營造具有地域色彩的民俗環境和背景,凸現了民間節慶在鄉土生活中重要性。邊城世界的深厚蘊涵正凝聚在風俗、節慶之中,年復一年的節日維繫的是邊城世界的秩序感、恆常感以及與過去世代的連續感。

正有賴於這種地點的統一性與時間的迴環節奏,湘西的“田園視景”在《邊城》中才獲得了沈從文創作中前所未有的完整性與自足性。而《邊城》在沈從文小說創作中的重要性在於,它使沈從文此前在其它湘西題材的小說中尚顯零散化的田園視景一舉獲得了整體性和統一性,進而使湘西世界獲得了一個文化幻景意義上的整體圖式。如果說在其它湘西小說中,沈從文的田園視景還由於題材以及作者價值意向的不同而具有一種差異性,但由於《邊城》的出現,湘西世界以往的內部的差異性則開始服從於這一田園視景的整體圖式。而正是從田園視景的整體性這個意義上說,在《邊城》中最後定型的湘西世界的意義才無比重大,邊城世界也才具有了鄉土烏托邦的意義。

但是,在現代歷史條件下,沈從文的田園視景必然具有一種先天不足。因為現代社會無法容納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桃花源。一切現代的田園牧歌與烏托邦圖景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種虛構的幻美性。這使《邊城》畢竟不同於傳統的田園詩。與傳統田園牧歌中永恆的時間性構成區別的是,《邊城》中無法消除帶有偶然性的時間因素的介入。如果說《邊城》前兩章的恆常敘事部分更貼近中國傳統的靜態的山水畫,那麼,一旦進入了展開具體故事情節的敘事流程,小說就進入了線性時間的具體性與一次性,進入了動態的`日常生活和現代歷史。所以作為節慶的端午和中秋的意義在小說中就發生了轉變,節日的功能就從民俗學圖景的恆常展示,轉為替主人公的生命活動提供場景,小說的重心也就由民俗學展覽進入了具體人生的寫相,從永恆的民俗學時間轉入進行與流逝中的現代歷史時間。偶然性時間因素的介入,因此使故事時間具有了具體性,事件也具有了一次性。《邊城》結尾部分爺爺的死亡和白塔的倒掉都是線形時間中不可重複的事件,尤其是《邊城》那個著名的結尾,使小說以及邊城世界開始向未來時間敞開,從而使時間有了單線性,而不再呈現節慶時間的迴環性節奏: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在這個意義上說,偶然性時間的介入,標誌著邊城牧歌圖景開始變得複雜化。偶然性的時間因素給《邊城》的敘事帶來了不可確知性,也帶來小說結尾的開放性。這種結尾的開放性標誌著《邊城》這部小說現代視域的生成。現代小說結尾與傳統意義上的故事結局的最大區別就是現代小說更迷戀一種非確定性。本雅明在他著名的文章《講故事的人》中指出:“童話總這樣說:‘從此他們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這就是童話的慣常的大團圓結局,這種大團圓結局同時也意味著時間性和可能性的終結,當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之後,也就意味著童話中的主人公的故事已經結束了。而現代小說的結尾則以卡夫卡為楷模:“卡夫卡是那種註定無結尾的文學的代表。卡夫卡筆下的人物有如摩西,永遠看不到樂土。布朗肖說,不可能結尾,就是不可能在作品中死亡,不可能通過死亡自我解脫。” (勒內·基拉爾:《浪漫的謊言與小說的真實》,第326頁,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小說的不可能結尾正對應著終結的不可能性。而“現代性”是指向未來的烏托邦,現代小說的結局也必然處在時間的遠方。當《邊城》的結尾帶來了偶然性的時間因素,也就把“現代性”的維度引入小說,小說的結尾也必然是指向未來的,開放的,無法在現世兌現的。這種不確定性本身最鮮明地表現了沈從文的小說的現代本性。因此,《邊城》的敘事是一個“鄉土時間”的現代性乃至歷史性逐漸凸現的過程。《邊城》臨近結尾即已顯露變徵之音,借用沈從文常用的語彙,小說開始由“常”入“變”,即從烏托邦的恆常性進入到生命的變動不拘的一次性。

從開放性結尾的角度說,《邊城》表現出一種意義圖式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還體現在《邊城》中的田園世界的自我顛覆性。《邊城》的意義既生成於牧歌秩序本身,也生成於對這一秩序的質疑。鄭樹森即指出:“沈從文的田園模式,其實暗示強力,城鄉之間,文明和原始之間,對比對立,而其筆調既有反諷,又有哀傷。”這裡所說的“強力”指的就是來自外部的“現代性”的力量。所以《邊城》不單呈現了一個純粹的田園視景,其中的“所說”和“所示”之間有天然的縫隙,也就是說,沈從文在呈現出一個疑似田園牧歌世界的同時,也暗示出這個田園世界的不可能性。“所說”(田園牧歌)與“所示”(邊城世界內部的自我分裂)互相糾葛衝突,展示了一個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圖景。這種自我分裂跡象在沈從文此前的小說《燈》中已經包含了,當《燈》的結尾男主人公不經意間透露出那個出身於湘西的忠心耿耿的老僕人的故事是一個虛構的時候,其湘西視景已然面臨被顛覆的危險。在此,沈從文自己暴露了小說的虛構性,在某種意義上就不啻一種冒險:邊城世界的真實形態的瓦解的風險。《邊城》中的田園詩的話語方式與真正的湘西的本來樣態之間正存在著這種斷裂。田園牧歌生成的同時也蘊涵了被顛覆的因子。正如王德威在《批判的抒情——沈從文的現實主義》一文中對沈從文的斷言:“他的敘事既是對田園牧歌的逼真再現,但同時也使之土崩瓦解。”邊城世界也因此顯露出內在的虛構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