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1.11W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

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小節的教學內容是教材第77頁例2和教材第78頁例3以及課後練習“做一做”,教材第79頁到81頁的練習十九。例2是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並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例3是使學生學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的面積,在學習活動中培養應用意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在剛認識面積單位的基礎上學習面積計算,就會用面積單位來測量長方形的面積,會出現全鋪和半鋪。但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發現這一辦法不方便,進而會想辦法測量長和寬,由此推匯出長方形面積公示。

2、公示的推導過程中,把全鋪面積單位“行”和“列”的個數轉變成長和寬就掃清了學生的障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解決卡片面積問題,促使學生經歷“問題研究→發現規律→形成方法”的研究過程。體驗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的意義和作用:在直接測量的方法基礎上逐漸改進測量方法,發現間接測量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探索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過程中,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並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式和基本的計算能力進行相應的訓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遷移類推能力,發展合作意識,增強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研究等學習方式逐漸自覺地改進測量方法,形成新的測量方法。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等於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六冊123~124頁。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自己去實驗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今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打基礎。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結構:

採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結構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師:這是一個長方形紙板,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一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樣去測量?

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測量過程,完成填空:這個長方形含有( )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3.播放錄影,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高樓牆面的面積、游泳池池面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一個個去量,那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完成板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評析:現代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再貼近,教者在匯入新課時捕捉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通過錄影呈現出高樓、籃球場、游泳池的長方形塊面,鮮豔生動的畫面,具體可感的生活實際場景,引起了學生新知的慾望:是呀,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長方形的面積,這種辦法在實際生活中太麻煩,也是行不通的。怎麼辦呢?這樣就引出了一個數學問題:應該尋找一個簡便地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二、提出問題、確定目標

1.師: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歸納:

(1)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是什麼?(板書:方法)

(2)學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有什麼用?(板書:應用)

師: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進行學習,希自己動腦,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

[評析:問題是學習的動力,有了問題學生才有學習的慾望,學習的目標。而教師把提出問題的主動權讓給學生,又把尋找答案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探求奧祕的情感得到充分激發。]

三、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一)材料,啟發大膽猜想。

l.出示長2釐米、寬1釐米的長方形。

(1)師:這個長方形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呢?

生:這個長方形長是2釐米、寬是1釐米。

師:長2釐米,也就是長所含的釐米數是2,寬1釐米,也就是寬所含的釐米數是1。

(2)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圖形變化,得到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3)師:如果把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斷地變化,可以得到多少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生:無數個。

師連問:通過這個長方形的變化,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可能和什麼有關呢?請你猜一猜?

生A:和長有關。

生B:和寬有關。

生C: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長和寬有關。

[評析:教師通過一組感性學習材料,適當進行啟發,使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學生憑著對學習材料的直接反應作出了大膽的設想。避免了學生盲目的猜測,同時又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慾望。]

(二)分組實驗,發現計算方法。

1.師點拔: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與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可以做個小小的實驗。(板書:實驗)

師:要測量這些長方形的面積,你們需要什麼工具呢?

生:我們需要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每組派代表領取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師佈置實驗要求:測量時,由小組長負責,小組內兩個兩個分工合作,l號、3號、5號負責測量,2號、4號、6號記錄結果。

2.各組測量,記錄測量結果。

3.彙報測量結果後,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認真觀察表格,並對思考題展開積極討論。

思考題。

從上往下:

長所含的釐米數有什麼變化?

寬所含的釐米數有什麼變化?

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有什麼變化?

從左往右:

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釐米數和長方形的什麼有關?

它們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4.各組彙報討論結果,出示學生討論後的發現: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和寬所含釐米數的乘積,齊讀。

5.發現計算方法。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們有沒有發現用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生:只要用長乘以寬,就能得出長方形的面積。

師:這位同學真了不起,通過實驗,發現了一個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板書:發現)。你叫什麼名字哪我們就把這個發現命名為×××的發現。

[評析:在這一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並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三)分類驗證,確認計算方法。

1.師:這個發現是否準確無誤呢?這個方法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現進行驗證。(板書:驗證)

2.佈置驗證要求:出示5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請各級組長任選一個長方形,組內同學一起來驗證。

3.學生運用剛才的發現進行驗證。

4.交流驗證的結果。

師:通過驗證你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正確嗎?

生: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完全正確。

師:你為什麼這麼認為呢?

生:我先用×××發現的計算方法算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直接測量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是正確的。

師:在各小組的努力下,我們證實了×××的發現是正確的,讓我們用響亮的掌聲向他表示祝賀!

[評析: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通過一次實驗而發現的,是不能成為科學發現的結論,還必須通過“驗證”這一環節,使學生明白在任何一種發現活動中,新的認識、新的結論不能盲目、劃率地斷言,必須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教者設計達一教學環節,既滲透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度。]

四、歸納、提示學習方法

1.師:學到這兒,同學們知道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了嗎?

生: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

2.師:剛才,我們是怎樣找到這個計算方法的?

生:我們先做了一個小實驗,得到了一個發現,然後大家一起驗證,證明這個發現是正確的,找到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實驗——發現——驗證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學習新本領時,經常想起這種方法,用好這種方法。

[評析:整堂課的主體性學習,首先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學習“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後者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後的發展來說更為重要。]

五、應用深知、鞏固深化

1.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1)教科書第125頁練習中的第1題。

(2)教科書第124頁做一做。

2.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回到匯入題,出示游泳池的畫面,給出資料,請學生計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積。

(2)師:長方形是一種很常見,很實用的圖形,在我們的周圍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長方形,比如,國旗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學們想測量一下藏在我們身邊的一些長方形的面積嗎?同桌兩個合作,找到長方形的面,進行測量,一邊測量,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測量紙上。

生測量後各組交流測量的情況。

師:看來,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已經能夠初步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3)師:同學們,前兩天,老師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辦公桌上的一塊臺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塊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我算算看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呢?

生A:長8分米,寬3分米。

生B:長6分米,寬4分米。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生C:只要想()×()=24(平方分米)

師:同學們真行,一下子幫錢老師想出了好幾塊面積相等的玻璃。可是錢老師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狀也要相同,那它的長和寬究竟是多少呢?

生D:這塊玻璃雖然碎了,但它的寬沒有破損,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寬是多少,再用面積除以寬就能算出長是多少了。

師:這位同學生活經驗真豐富,回答得好極了。

[評析: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後,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整堂課臨近結束之際,教者又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長和寬是多少呢?這是一個頗具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得到發散。學生思維發散後,教者話鋒一轉:玻璃的面積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狀也要相同,它的長和寬究竟是多少呢?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佈置作業(略)

板書:

[總評:就目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要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不但要從觀念和方法層面進行改革,更要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作為教師首先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學,塑造富有主體性的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自由、自主的學習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主體和創新意識得到充分培養。其次,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不論是教師的啟發、提問,還是學生的討論和動手實踐,這些都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這節課改變了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採用“問題——探究”型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注重學習方法,注重思維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令人耳目一新,頗受啟發。縱觀這節課體現的設計,包括師生間民主合作、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把知識、方法和能力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等等,都對當前國小數學課堂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長方形的面積國小數學教案3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的積的算理.

2.理解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轉化為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的算理.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運用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兩位數的簡便演算法.

2.正確、合理地進行簡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靈活、合理的簡便演算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的簡便演算法.

教學難點:選擇合理的簡便演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254452

2.把兩位數寫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15=( )( ) 30=( )( ) 24=( )( )

3.應用題:商店有5盒手電筒,每盒12個.每個手電筒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讓學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第一種解法: 第二種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發現什麼?

使學生明確:

(1)兩種解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即6125= 6(125)從而得出:三個數相乘,除了從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

(2)當兩個乘數相乘得整十數時,第二種演算法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演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學生試做

(2)訂正:使學生明確簡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補充4529

(4)學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學例2

(1)出示例2 2516

①討論怎樣計算簡便?

引導學生說出把16分成 44,這樣2544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啟發學生想不同的演算法.

(2)拓展補充

1512怎樣算比較簡便?

(3)練習:108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15[ ]

= =

2.在( )裡填上適當的數,在○裡填寫適當的運算子號,使計算簡便

46254=46[( )○( )]

3.練習二十五1題

4.練習二十五3題(填寫在書上)

5.練習二十五5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五、佈置作業:練習二十五4題.

六、板書設計

簡便演算法

有時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和積,比較簡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時一個數乘以兩位數,改成連 續乘以兩個一位數,計算比較簡便.

例2:25162516

=25(44) =25(28)

=2544=2528

=1004=508

=4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