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散文家談散文的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2.58W

[教學目的]

散文家談散文的教案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文章內容,並說說作者的見解。

2、品讀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談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和見解。3、閱讀兩位作家的文學作品,形成專題對他們的作品選擇某個角度賞讀、評析。

[教學重點]

1、重點: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見解。

2、難點:瞭解散文鑑賞知識。

[教學時數]

一教時

一、作者簡介

曉 雪: 1935年生,原名楊文翰,白族,雲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52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出版的著作有詩人論專著《生活的牧歌——論艾青的詩》,詩集《祖國的春天》,詩論文集《淺談集》,散文集《雪與雕梅》等20餘種。有些作品曾翻譯成英、法、西班牙、義大利、緬、泰、韓等國文字和哈薩克、維吾爾、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文字。他擔任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等職務,獲得過義大利蒙德卡羅國際文學獎特別獎。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開貞,筆名郭鼎堂、麥克昂等。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後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後,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研讀課文

1、理清文章結構

討論並歸納:

全文分二個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紹散文的特點及各種風格的散文。

第二部分(3—7):認為《白鷺》是一篇耐人尋味的好散文。

2、請把《白鷺》對白鷺獨特的美的部分畫出來。

討論並歸納: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黛之一忽則嫌墨。”

“或許有人會感覺美中不足,……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3、找出文中對《白鷺》評價的語句。

討論並歸納:

⑴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極期簡練的文字,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絕妙地描繪出白鷺“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

用高度概括的話對《白鷺》進行評價。“非常”“極其”“獨特”“獨到”“絕妙”使用恰切。

⑵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而入寥廓。”

萊辛說:“不要讓人一看了事,應讓人品味,反覆地品味。”

《白鷺》就是一篇讓人“反覆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三段分別引了姚鼐、萊辛、《白鷺》中的話來評價這篇文章。

總而言之作者認為這是一篇能讓人“反覆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結構精巧,語言清新,見解獨到,感受獨特的好散文。

作者圍繞中心,或舉例、或引用、或議論。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最精妙處指給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學小評論。

4、請依據學生的理解,試給曉雪的.這篇欣賞文字重擬一個標題。

討論並歸納: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問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結尾說:“《白鷺》就是一篇讓人“反覆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言有盡而意無窮。”“實在”能否去掉?“韻在骨子裡”是什麼意思?

“實在”一詞不能去掉,它表達的感情比開頭的“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要強烈得多,經過一番描繪之後,作者認為白鷺實實在在是一首詩,有詩一般美,有詩一般的意境,用“實在”一詞表示不容置疑。“韻在骨子裡”指白鷺的美是由內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無窮的,不易被人發現的美,它的美只暗示於細心的注意深微的人。

6、請選擇兩篇文章中感興趣的段落背誦下來。

例如:

⑴喜歡魯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摯,茅盾的淳厚質樸,冰心的婉約清秀,也喜歡林語堂的幽默雋永,徐志摩的濃豔綺麗,汪曾祺的恬淡純淨,秦牧的博識睿智。

該段句式整齊,對各位作家作品的風格作了概括,如數家珍,用詞非常準確,詞彙很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

⑵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隻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裡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這是一幅非常清新的水墨畫,作者想像非常大膽,描寫十分生動有趣。確實給人像是在欣賞詩的感覺,非常的柔婉清麗、秀美含蓄。

三、佈置作業

授後小記:

在誦讀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研討、品味散文《白鷺》。著重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