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四大名著》讀後感_讀《四大名著》的感想作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四大名著》讀後感

  一、書籍簡介

  中國古典長篇小説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先後順序)這四部鉅著。

《四大名著》讀後感_讀《四大名著》的感想作文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四部鉅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着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藴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二、作者簡介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滸傳》的作者究竟是誰具有爭議,目前最廣泛認可的説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歷史上還有其它幾種觀點,包括了羅貫中説,施惠説,郭勛託名説,宋人説等。

  作者:羅貫中( 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羅貫中生於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於流俗,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著有小説《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粧樓》《三國演義》,施耐庵合著《水滸傳》,另著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作者: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説家。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羣書,為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作者: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小説家、詩人、畫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三、內容簡介

  介紹:《水滸傳》的故事源起於北宋宣和年間,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宋江、吳加亮(吳用)、晁蓋等36人起義造反的故事,成為《水滸傳》的藍本。

  金聖歎所評“第五才滸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説,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鋭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

  由於《水滸傳》版本眾多,流傳甚廣,其中也出現不同的故事,可大體分為“文簡事繁本”和“文繁事簡本”兩個系統,“文繁事簡本”較為細緻,也流傳最廣,主要分為七十回本(無聚義後情節),一百回本(招安後,有徵遼、徵方臘等情節)和一百二十回本(在一百回本基礎上增加徵田虎、徵王慶情節)。其中一百二十回本也被稱為《水滸全傳》 ,是水滸故事最完整的一個本。

  介紹:《三國演義》是綜合民間傳説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的《三國志》、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寫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併成為現在最常見的120回本。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黃巾兵起義,結束於司馬氏滅吳開晉,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漢、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展現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併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説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上創作而成。

  《西遊記》前七回敍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説紛紜,見仁見智。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説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西遊記》在明代剛出現時曾被列為禁書,因為書中充滿了崇佛抑道的思想,與當時的明朝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衝突。

  介紹:《紅樓夢》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説。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八十回後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程偉元邀請高鶚協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

  《紅樓夢》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通過對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體現了在賈府的大觀園中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眾女子的愛恨情愁。而在這同時又從賈府由富貴堂皇走向沒落衰敗的次線反映了一個大家族的沒落歷程和這個看似華麗的家族的醜陋的內在。

  《紅樓夢》還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説,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充分運用了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

-------------------------------------------------------------------------------------------------

  四、《四大名著》讀後感30篇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30篇,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四大名著》讀後感200字

  讀了整整十天,我終於把這本少兒版的《西遊記》讀完了。這本書共四十回,我一天讀四回,並且我一邊讀還一邊把裏面的四字詞用橫線給劃出來。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上歷盡了千難萬險,戰勝了各路妖怪,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這本書的開頭講述了大徒弟孫悟空的出生,講述了他如何拜師學藝,如何挑選兵器。故事還講述了三個徒弟拜唐僧為師的經過。

  這本書文字優美,語言流暢,內容豐富,並且是白話文,很適合我們小孩子看。我很喜歡這本書,我打算開學後抽空還要再讀一遍。

  第2篇:《四大名著》讀後感300字

  《西遊記》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它和《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偉》一起稱為四大名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三次打扮成少婦、老媪和老翁,幸虧都被孫悟空識破了,可是唐憎就是不聽勸告。

  下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師徒四人。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變、筋斗雲,並索取如意金箍棒作為兵器,在五行山被唐僧收徒,最後成為“鬥戰勝佛。唐僧善良,不辭辛苦,不畏艱險,關於發現問題,最後成為“旃檀功德佛。豬八戒原為天蓬元帥,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在高老莊被唐僧收徒,有一把九齒釘耙,最後成為“淨壇使者。沙僧原為捲簾大將,忠誠老實,勤勤懇懇,在流沙河被唐僧收徒,有一把降妖杖,最後成為“金身羅漢。

  師徒四人經歷了八十一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再想想自己,有時會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斷慚愧自己有時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知難而進呢?只要我把一件事情做完,不管成不成功,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於我來説應該也是一種成功啊!

  第3篇:《四大名著》讀後感400字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説的巔峯之作,也是一部規模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鉅著。它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囯演義》並稱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

  《西遊記》是我國最負盛名的神魔小説,全書主要講述了:大唐貞觀年間,高僧玄奘受唐太宗所託前往西天取經,賜號:三藏。在觀音的點化下,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悟空,收為徒弟,並帶上了觀音的緊箍兒,只要唐僧一念緊箍咒,悟空就疼痛難忍,以此讓悟空誠心保護唐僧西行。分別收服小白龍為唐僧的坐騎,豬八戒為二徒弟,沙和尚為三徒弟。從此,師徒四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前往西天取經。

  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遭遇艱難萬險,妖魔誘惑,鬼怪阻擾,在悟空的帶領下,兩師弟機智勇猛,竭力保護師傅。三打白骨精,除烏雞國王,大戰紅孩兒,三借芭蕉扇,殺死獅子精,除多目怪,收服牛魔王……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行程十萬八千里。成功取回真經回到大唐首都長安。

  最後,唐僧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封號為“淨壇使者”沙和尚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

  看完書,我從它們身上獲得了百折不擾,堅持不懈的精神,我也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寶貴的精神。

  第4篇:《四大名著》讀後感600字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這本書時時,總是有不一樣的情緒。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搞笑。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這是一部人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一樣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愛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愛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愛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 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能夠説已經到達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此刻,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能夠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厲盡時刻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第5篇:《四大名著》讀後感800字

  今年夏天,收穫頗豐。重讀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保爾的熱情使我心潮湧動;再拾湯姆索亞歷險記,又不禁為湯姆與夥伴們的機智所折服;讀完水滸,忍不住為一百單八將的命運所歎惋……許許多多的名著讓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感想。但是我想到的感恩只有西遊記一本真正令我覺得需要感恩。

  孫悟空也許是這一部經典名著中最會感恩的人物了,它雖然只是一隻石猴,但卻能俯無愧於天,仰無憾於地。為求長生,它走名山,訪大川,拜師學藝,終於在菩提老祖處習得七十二變化,得長生不老之術。後來只因貪圖炫耀自己本領。被師父逐出師門。在臨走時磕三個頭,以報師恩。以後雖三番四次經歷磨難,也遵師命不説出師父之名。後大鬧天宮,只為報天庭羞辱之仇。被佛祖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遇唐三藏救助,逃出生天,為報大恩,它保護唐三藏西天拳。雖有頑性,但忠心不改,歷次遭貶,卻又重新回到唐三藏身邊。當唐三藏遇到危險,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時,它走三山,訪四海,遍尋各路神仙,直到救出師父。其心可彰日日,其情可動天地。師徒二人雖有離隙,卻始終不離不棄,終成大果。它的忠心可見一斑。

  讀完整部西遊記,我滿腦盡是孫悟空的感恩之情,細細想來,父母不就是自己的師父,而我不就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猴子嗎?父母生我養我,不正是師父助悟空脱離苦海嗎?細細想來,父母的每一次幫助都是一份愛,助我成功。每一次的幫助都是發自肺腑的,每一次的提醒都是源自內心的。我也才曾有幾分感激,但更多的是認為這只是他們應該做的,很少真正的感恩,但小時候的有些事令我今生難忘:

  那是一個風雨夜,我突發高燒,媽媽抱我攔下一輛三輪車,我當時全身發熱,唯獨臉被風吹的冷,媽媽把我放在坐墊上,用身體擋詛,到醫院掛號,看病,拿藥,做完這些事把她也累壞了,躺在椅子上睡着了。我看在心裏,胸中那顆感恩的心也在跳動。那時的我小,胸中滿腔感動寫不出,現在的我大了,我要用手中的筆寫出我的心聲,父母的愛感動着我,也呵護着我。父母不管何時那燦爛的笑容,是我最感動的。他們教會了我樂觀,教會了如何正視挫折。讓我敢於面對,敢於承擔,使我開心快樂度過每一天。細細想來,生活中還有許多許多幫助過我的人,我也應該要感謝他們。

  西遊記是一部讓我學會感恩的書,我也感謝吳承恩寫了這部書。

  第6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紅樓夢》是十八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鉅著,主要寫了賈寶玉、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和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沒落的命運。

  在這本書中,一羣少男少女住在大觀園裏,他們在一起玩耍,青春活潑,並且組織起來一起吟詩,他們碰到好的景色或者一盆好看的花一時來了興趣就聚在一起比賽作詩,在我看來真是一件很浪漫很高雅的事。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有下人的生活,不象印象中的非打即罵。下人雖然地位很低,但大部分的主人對他們都很好,有時候還任由下人和自己開玩笑,下人病了,主人不用他們幹活,還給他們看病,讓他們休息。寶玉的丫鬟襲人的母親病了,還讓她回家住了幾天,主僕關係很好。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賈寶玉,因為他活潑頑皮,心地善良,又有些叛逆,他對下人更沒有明顯的界限,他撕扇子只為讓晴雯高興,金釧受辱自殺他也經常懷念。

  第7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吳承恩先生寫的長篇小説《西遊記》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個性鮮明的人物特點使得我記憶猶新,那我就在這裏給你們介紹一下吧,孫悟空是西遊記裏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不但會七十二變,而且聰明機智,天不怕地不怕,也把天宮鬧的一塌糊塗。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小缺點。他機智、勇敢、聰明、急躁。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自認為是對的東西會不計後果,敢與玉皇大帝鬥,被稱為“齊天大聖”的美名,敢於妖魔鬼怪鬥,絕不退縮,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明磊落的神話英雄印象。

  影響最深刻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天,他們師徒四人來到了一個叫做白虎嶺的地方,這山上有一個妖精,他看見唐僧的大師兄孫悟空不在身邊,見唐僧坐在地上,心中暗暗歡喜,於是變一個非常漂亮,又可憐的女子,想盡辦法想讓唐僧吃東西,可是任憑他怎麼説,還是不吃他給的食物,這可急壞了一旁的豬八戒,八戒説人家姑娘好心給您食物您不吃,他正準備要吃,正在這時,孫悟空來了,他火眼金睛一看,那是個妖精,孫悟空拿出金箍棒將妖怪打死,只留下一具屍體。這次妖精又變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婆,拄着枴杖,路過這裏,來尋找他們的女兒,悟空一看其中必有詐,也沒有多説,又是當頭一棒,又留下一尋找他的老太婆和自己的女兒,悟空不容分説拿起金箍棒,將老頭給打死了。

  唐僧太善良了,以至於不分好壞,見悟空這麼不盡人意,於是讓唐僧讓沙僧拿了筆和紙,寫了一紙貶書,對悟空説,這一次再也不讓你留着身邊做我的徒弟了,悟空長歎一聲,轉身握住了沙僧的手,含着淚説好好保護師傅,説完悟空就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説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的毛病,貪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愛撒個謊,可笨嘴可是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大師兄孫悟空吃點苦頭。沙僧的勤快能吃、勤勤懇懇整天挑着沉重的擔子,不好出風頭,白龍馬的腳力好,聰明、勇敢、機智。師徒四人都有一點點缺點,師傅的善良、懦弱被別人利用、悟空急躁、八戒的懶惰、沙悟淨的沉默,可是他們卻經過不屈的努力,取到了真經,並修成了正果。這説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一個團體應該相互取長補短,團結他人,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8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想必這句歌詞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是的,它就是西遊記裏的歌詞。《西遊記》裏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不得不讓人着迷呀!

  記得第一次看到《西遊記》這部電視的時候,我幼嫩的心靈上便油然升起對作者吳承恩的敬佩:這些精彩的畫面,這麼逼人的神情,這一個個動作,一句句話語……怎麼會被作者描繪的這麼淋漓盡致呢?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孫悟空的勇敢果斷、機智和對師傅的忠心,真讓人佩服呀!可唐僧卻有眼不識泰山,居然把悟空這個好徒弟趕走,連沙僧的“求饒”也不聽,八戒這個還吃懶做的傢伙,居然還在旁邊起鬨,要趕走大師兄,哎呀!真是氣死人了。當然,在這部電視中還有許多讓人覺得悟空的聰明、武藝的高強之處,如:《大鬧天宮》、《真假孫悟空》、《孫悟空闖龍宮》……這些都描繪出了孫悟空那個活潑、調皮的性格,使我在看的過程中哭笑不得呀!

  後來我升入初中了,因圖書角要舉行捐書的活動,當時熱愛文學的媽媽便在圖書館中買了四本書:《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媽媽對我説:“這四本書呀,是四部名著哦。”那時的我不由得對這四部名著產生了巨大的好感,尤其是對《西遊記》。看完這部書後,我不由得對改編《西遊記》為動畫的工作人員不大讚歎!書中那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形象,在電視裏的真人所代替了,那一個個搞笑的畫面,真的浮現在我的眼前了!

  最令我佩服的,還是那寫下《西遊記》這部書的作者——吳承恩啊!《西遊記》前五回的故事是: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被羣猴擁戴為王。數年後,石猴拜菩提老祖為師,獲名孫悟空,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又向龍王討得如意金箍棒,後大鬧天宮……這些場景在吳承恩的筆下,讓人覺得真不可思議呀!

  最後,我吧《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兩部名著捐進了圖書角,其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歷史知識,讓他們像我一樣對這四部名著有更多的喜愛。

  “……路在腳下。”最後也是以這首歌詞結尾。《西遊記》這部電視,不管我看了多少遍,我也不會厭倦;《西遊記》這部書,不管我看了多少遍,我一樣會高興的看……

  第9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他的內容特別好,而且,還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名字叫《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寫書,內容相當不錯。裏面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師徒四人走在取經的路上,。突然,唐僧對悟空説:“悟空,我們先歇會兒,為師有些餓,你可否找些東西來為為師充飢。”悟空最敬師傅,立刻點了點頭,乘着筋斗雲飛走了。白骨精得知此事,高興極了:“説啊,這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終於可以恢復我原來的面貌了。”話音未落,白骨精就變成了一個姑娘假裝為他們送齋飯。

  “白骨精拎着一個竹筒,走着,走着。到了那裏,貪吃好色豬八戒看到了白骨精,立馬跑了過去。這時,孫悟空採了很多桃子回來了。“妖孽,休想害我師傅。”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穿了白骨精的偽裝,二話麼説,上來就是一棒,白骨精見勢,立刻脱身。唐僧看到孫悟空殺了人,一下子唸了幾百遍的緊箍咒。孫悟空説:“那是妖精,不信你打開那個竹筒看看。”豬八戒立刻打開了竹筒,只見,幾隻癩蛤蟆從裏面跳出來。唐僧暫且相信了悟空。可白骨精不服,又變了一個老婆婆,慌承説來找她女兒,孫悟空又打死了那個婆婆,他説這事妖精。可唐僧還是不信,又唸了,緊箍咒,還要把他趕走。悟空説:“要把我趕走可以,幫我把頭上的緊箍鬆了。”“我只知道緊箍咒,不知道鬆箍咒。”唐僧説。“要不會鬆箍咒的話,就別幹趕我走了。”孫悟空機靈的説。

  白骨精還是不甘心,又變成了一個老爺爺來就找他的老婆和女兒。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了白骨精。這次,他沒有主動行動,讓眾神在天上為他做證。這時,孫悟空立刻舉起棒子往白骨精頭上用力一打,白骨精還沒有轉過神來,就死了。地上出現了一句骸骨,上面寫着白骨夫人。”

  從這一段故事中,我最喜歡孫悟空,應為他清正廉潔,有一雙可以分辨真假好壞的眼睛,一雙火眼金睛。我最討厭唐僧,應為他只會被事物的表面所影響,而不在於偽裝。從來不聽別人的勸阻,只相信給自己的眼睛。也討厭豬八戒,應為他特別貪吃又好色,見到女人和吃的就什麼都不管了。

  從這個故事,告訴我一個道理:任何事物不要只看表面,要用自己慧眼,用自己的的心來觀察事物。

  第10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中華民族泱泱大國,回首至今五千載,當一部部作品在人們腦海中浮現時,首次想到的為《西遊記》。《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説,為明代小説家吳承恩所著。

  書中闡述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神勇忠心的孫悟空;慈悲迂腐的唐僧;憨厚可愛的豬八戒以及忠厚誠懇的沙和尚他們不怕艱險排除萬難,鼓舞着人們永不灰心,為達目標奮鬥不止,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其中孫悟空嫉惡如仇、機智勇敢的精神令我難以忘懷......

  就拿三大白骨精來説吧,白骨精三次變幻,都被孫悟空識破,而唐僧呢,不識妖魔,不辨善惡,反而責備孫悟空惡意行兇,將其趕回花果山。讀到這裏,我非常氣憤,孫悟空盡心盡力的除妖,為的還不是保護唐僧,唐僧卻不分青紅皂白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責備孫悟空,孫悟空受盡委屈,卻不得人心,我多麼替他悲哀,而唐僧的過度迂腐,不懂人才,令我惋惜......

  最讓我欽佩的人還有沙和尚,沙和尚從跟唐僧西天取經一直是主力擔當,雖然其貌不揚,但他一心跟隨唐僧取經,忠心耿耿,正直無私,不惹是非足以讓我欽佩。

  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貪圖女色,但他憨厚單純,對師兄情深義重,為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如果不是他義激美猴王,那麼少了得力干將,或許西天取經也無果。

  唐僧在這三人的保護下,雖歷經磨難,最終取得真經。他們的正義、勇敢與善良深深融入我心,怎能不向他們學習?

  吳承恩叔叔很好的將神性、人性、自然性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他撰寫的《西遊記》不僅奇趣、近於人情,還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想必這正是《西遊記》永遠活在人們記憶的當中的原因吧!

  《西遊記》告誡人們的道理總那麼深刻,讀完《西遊記》,我明白了:一個人靠的是要‘團結’,遇到事情不輕易言敗、半途而廢,必須堅持到底,奮力向前,最終的收穫往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當我再次閲讀這一書時,我發現:不變的是故事情節,而我卻有另一番感觸,實在是太神奇了!

  輕泯一口已涼去的茶,停留在口中的是那股餘香。我相信無論這壺茶的涼與熱,它得芳香依舊,繼續品味,別有洞天!

  第11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小説,也是家喻户曉的一本書。我看過動畫片、真人版、也看過皮影戲的,就是沒看過書。然而,今年暑假,我就看了《西遊記》。

  《西遊記》裏的章節,我最喜歡的是《三打白骨精》。這段話主要講了白骨精為了想吃到長生不老的唐僧肉。第一次變成了一位女士,喊救命。唐僧想救它,可是孫悟空聞到了妖精的味道,為了保護師父,便拿出金箍棒,一棒把那白骨精打死了,唐僧肉眼凡胎,認為孫悟空打死了一個無辜的人,十分生氣,教訓孫悟空下回一定要仔細辨認,不可傷及無辜。第二天,那妖精又變成了一位老太太,説是來尋找自己的女兒,孫悟空覺得不對勁,於是用他的火眼金睛識破了這個妖精,白骨精的計謀沒有得逞,再次被孫悟空打死了。唐僧見此,異常氣憤,對孫悟空説下次諾是再犯此大罪,就念緊箍咒來懲罰孫悟空。孫悟空是有苦説不出啊。第三次,那狡猾的妖精又變成了一位老公公,謊稱是來尋找妻兒的,孫悟空一看便知不對勁,對那妖怪説:“你能騙得了其他人可騙不了我,我可認得你這妖精”隨後抽出金箍棒,不過因為怕唐僧念出緊箍咒來懲罰他,並沒有立刻動手將此妖怪拿下,而是把金箍棒藏在身後。“悟空,不得無禮”唐僧還是沒有認清這妖怪,認為是孫悟空的錯。孫悟空實屬無奈,暗中叫來眾神在半空中作證,吩咐道:“這妖精多次矇蔽我師父的雙眼,你們好好為我作證,看我如何收了這妖精”,説完便舉起金箍棒,一棒將白骨精打死了。白骨精死後化作一堆白骨,在脊樑上,赫然出現一行字“白骨夫人”

  讀到這裏,我又哭又笑,哭的是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但唐僧卻不懂孫悟空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冤枉了孫悟空,可是孫悟空卻還是不離不棄,一直護送着唐僧,毫無怨言;笑的是孫悟空最終還是把白骨精打死了,唐僧也明白了孫悟空的用心良苦,師徒四人再次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危險道路。

  從這裏我覺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無畏艱難,勇敢去克服,有的時候困難不就像這妖精,只要你能像孫悟空一樣,持之以恆,擁有足夠的毅力,就能戰勝困難,像打敗這妖精一樣。另外我們也要擦亮雙眼,看清眼前的一切,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了。

  第12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從古時到現今,有許許多多的經典著作,就如我國的四大名著,裏面內容豐富,情節精彩,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手法。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雖然沒有特別的寫作手法,但卻十分有趣,讓我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裏面講的是一位觀音親點的大唐僧人向西去取真經的過程。在路途中這位唐僧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危險,但好在他的三位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和三徒沙僧。再一次又一次的被妖精捉住後,總是他的徒弟們前來相救。特別是孫悟空對唐僧更是“愛護有加”。而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被師徒四人取得了真經,順利回到了大唐。

  在這個故事中,唐僧是一個心地善良、不畏懼妖魔鬼怪的僧人,只是因為一心保護自己的孫悟空打死了妖精變的人而絕情的斷了師徒關係,把他趕走了,但後來遇到危險了,只好把孫悟空叫回來救他。而豬八戒雖則有些粗心,卻也粗中有細。雖然前幾次自己的師傅被抓了,不但不想辦法去救,而且還落井下石的讓孫悟空他們都可以回自己的地方去,更可惡的是讓他們把行李分了。有時候他還貪戀女色,拋棄了師傅和師兄弟,但最後還是回來了。沙僧在這個故事中一直扮演着一位忠厚老實的角色。故事中,那挑着擔的樣子是他的代表形象,在師傅遇難後,時刻不擔心着,而且他對自己的師兄也十分的信任。孫悟空則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了,他會七十二變,有一雙火眼金睛,在唐僧被抓時,總是拼盡全力去救他,他還是一位好猴王,在天宮吃了好吃的還不忘給自己的猴子猴孫帶一些來。

  唐僧是我在這個故事中最不喜歡的人物之一,因為我覺得他略有些笨,又太過心善,總是拖大夥的後腿,但我卻也羨慕他有三個好徒弟。大徒弟孫悟空總是保護着他,在他被捉時,總是拼盡全力地把他救出,二徒弟豬八戒雖好色但後來對師傅也是忠心耿耿了。而三徒弟沙僧對唐僧也十分的關係,總是設身處地的為他着想。在故事中,也有着許許多多的神奇的地方。就行騰雲駕霧,天宮,地府,法術高強的神仙,甚至是動物變成人,一樣樣,都是新奇的。

  第13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在眾多的經典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中國古典名着《西遊記》,主要原因是作品所描述的四位主要人物:唐三臧、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四師徒,他們不怕各種困難,歷經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靈山,取得真經。

  在書中所描述的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大概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走累了,就在山邊一棵大樹下休息,讓悟空去化點緣,悟空化緣回來,遠遠看到師父頭上有一股邪氣,想必師父遇到了妖怪。原來白骨精看到唐僧在休息,孫悟空又不在,就抓了一些蛇和一些青蛙,變成食物,自己變成一名村姑,走向前去給唐僧師徒送飯,正在這時悟空回來了,看到白骨精變的村姑,舉棒就打,白骨精真狡猾,扔下一堆白骨在地上,自己跑掉了。悟空又把白骨精給的食物變回原形,是一些蛇和青蛙,豬八戒見沒吃到食物就説:“師父,悟空是不想讓我們吃上飯,才把食物變成蛇和青蛙的。”唐僧責怪孫悟空。白骨精為了想吃到唐僧,再變成老婆子。孫悟空再次識破白骨精,二打白骨精,白骨精再次逃走。唐僧怒喝孫悟空。如此反覆,白骨精兩次被悟空識破真相,還差點丟了性命。它知道有孫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決定再施詭計,讓唐僧把孫悟空趕走。白骨精又變成一個老頭兒,手持枴杖,來找唐僧,悟空認出那老頭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膽妖怪,你騙不了我老孫!”説着又要舉棒打去。——悟空氣得毛髮直豎,大喝道:“不管你千變萬化,妖怪總是妖怪!”説罷掄棒就打。——悟空回答説:“妖怪吃人本性不變。你今天救了它,它卻不會放過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講慈悲!”悟空撇開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頭兒打下深澗。儘管孫悟空打妖怪很得力,但是還是被唐僧趕回了花果山,這麼一位神通廣大、嫉惡如仇的孫悟空鬥得過詭計多端、善於變化的白骨精,卻鬥不過慈悲為本的唐僧,他帶着委屈、遺憾、怨恨回到了花果山。

  讀完這本書後,我體會到:做事情就不要害怕困難,就一定成功;做人要講慈悲,要做個好人,慈悲是做個好人的準則,但唐僧太慈悲了,不應該對妖怪講慈悲,更不應該人妖不分、是非顛倒;要學習孫悟空執着的精神,就是受到委屈,憑着自己人本事,也要保護師父完成使命。

  第14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作為四大名着中的一本名着,《西遊記》如今已經是家喻户曉無人不知了,就連外國的文壇中都會有《西遊記》的一席之地。《西遊記》中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了真經。但就是這麼簡單的故事情節,卻讓無數人拍案叫好,到底是什麼魅力吸引着無數的讀者呢?我想功勞並不僅僅是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上,還有淺顯易懂的文字背後隱藏的哲理。

  我從《西遊記》的四個主要人物中,讀到了他們背後的精神:首先是師傅,也是《西遊記》的主角,唐僧。唐僧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和尚,他非常的善良,不願去傷害任何生命;他還非常的有禮貌,每次開口都會帶上“施主”之類的敬詞;他還非常的吃苦,不遠萬里的去西天求取真經。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要寬以待人,謙卑有禮。

  其次是大徒弟孫悟空,也是《西遊記》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的人物:書中的孫悟空敢愛敢恨,敢作敢當,瀟灑機智,不願被規矩所束縛;孫悟空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物,他屢次救其它三人於妖魔鬼怪的巢穴魔口之中。我到現在對《西遊記》中最記憶深刻的人,便是這個敢愛敢恨的‘猴哥’了,我也想做一個和孫悟空一般敢作敢當,勇敢機智的人。

  接下來是長着豬頭的二徒弟,豬八戒。豬八戒在我的生活中,可算是一個大紅人了。所有人提起豬八戒,總會笑他那憨厚可掬的搞笑模樣。雖然豬八戒好吃懶做,又喜歡美女和錢財,但他卻在對唐僧非常的忠心,也很討人喜歡。從書中看到他的時候,我便想和他一樣懂得變通,討人喜愛。

  最後是三徒弟沙和尚,他是一個很吃苦耐勞的人,西天取經的路上扛着一個大扁擔艱苦的走着,卻從來沒有任何怨言;他還是一個老好人,為此常常吃妖精的虧,屢次被豬八戒調笑。我從沙和尚一路取經的行為中,感受到吃苦耐勞是多麼的重要。

  《西遊記》中曲折離奇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西遊記》的看點,這本名着也確實被後世的無數人翻看讚歎,我不禁也成為了其中一員:“這是一本多麼讓人感觸極深的好書啊!”

  第15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水滸傳》,令我感慨萬千。

  水滸傳具體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他們不佔城池,出榜安民,異姓一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泊好漢忠義,替天行道的光輝形象。

  在風雨飄搖的北宋末期,梁山泊好漢忠君報國,為民除害,着實令人欽佩。比如一百單八將中的宋江,江湖上人稱他為山東及時雨宋押司,他深明大義,急盼招安,願為國家出力。在兄弟托塔天王晁蓋死時,他十分悲傷,幾次要哭昏過去,每日都會領眾舉哀,遵從晁天王遺言,發誓要帶領好漢們,活捉敵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在不斷地努力下,他做到了。他軍法嚴明,宋江手下的軍校因為酒肉少而殺了廂官,宋江哭着命他痛飲一醉自縊而死,而後,他顧着梁山泊時的恩情,盛棺安葬,他真是一個有情有義,愛憎分明的好官。

  而反過來呢,以高俅為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憤恨,高俅身為殿帥府太尉,本應報效朝廷,而他卻因為寵溺養子,使計拿下教頭林沖,刺配滄州道,險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結果了性命。在三敗梁山泊時,他被活捉上山後向宋江保證會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而後卻轉面無恩,連日稱病,不敢上朝,又將水銀放入盧俊義、宋江得賞的御酒中,讓他們中毒身亡。這樣一個奸詐小人沒有被天子加上罪名,令人可憂可悲。

  現在的社會不再是過去那個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發展的新社會,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應該沿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肩負起未來的重任,為理想勇敢前進。而書中的梁山好漢的英雄主義精神和團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成為我們積極向上成長的新動力。《水滸傳》在我遇到困難時使我想到梁山好漢們在遭到朝廷的討伐時攜手共進,積極出力的事蹟。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梁山好漢彷彿變成我的指路人,告訴我要對朋友熱情主動。

  讀過《水滸傳》後,我彷彿被注入了正義的能量,它恰如一首史詩,為我們展示了當年的國勢特徵和民俗風情,但它為我們傳達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

  第16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水滸傳》時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説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敍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鬥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説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官逼民反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説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羣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於社會黑暗面的揭露,是隨着長篇小説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説,它標誌着古代通俗小説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敍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誇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説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範。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第17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讀過吧!

  《水滸傳》裏的人物有魯達(魯智深),武松,宋江,柴進,李逵……

  《水滸傳》裏的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他的武器是兩把斧子。而且他十分愛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魯達要鎮關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鎮關西明白魯達來學自己晦氣。不願幹,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關西砸了過去。鎮關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關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

  魯達踏住他胸脯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户,竟然稱鎮關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嚐嚐俺的拳頭!”只一拳,就把鎮關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颳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後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隻吊眼白額大蟲(老虎),已落在背後!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後。大蟲見沒撲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着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裏按,又舉起拳頭猛擊“大蟲”頭部,終於把“大蟲”打癱了。

  李逵是沂水縣人,再戴宗手下當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過樹林子,忽見有人塗黑了臉,拿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攔老爺去路?”那人説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戰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捱了朴刀,李逵搶前一步踏住那老傢伙胸脯説:“老爺才是黑旋風!”然後挺着胸脯走了。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説,我彷彿認識了108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説得好:勿已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第18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一提起《三國演義》,自然就會想起“正面人物”的劉備和“反面人物”曹操以及“中立人物”孫權。這三個人在中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書中的劉備“忠厚老實”,“一心想修復漢室”,我可不這麼覺得,你想,在趙雲救出阿斗後,劉備怎麼會捨得摔孩子呢?還不是因為要收買趙雲的心!劉備也還是個心思細密的人,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知曹操生性多疑,怕暴露自己遠大志向,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學起種菜來,得以騙過曹操耳目。現在想想,要是劉備他提早展現的話,恐怕早就被曹操輕而易舉地解決掉了。煮酒論英雄時,當曹操説出:“當今世上的英雄,只有你我兩人!”這樣的話時,要不是他反應快,借雷聲掩飾,曹操遲早會因為疑心將他給殺了。可光懂得收買人心和及時反應也是沒辦法的啊,關鍵要有軍事才能,説句不客氣的話,劉備的領地都是靠諸葛亮給他出謀劃策打下來的,至於劉備,我可沒看見他有什麼計謀上的突出特點。他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三國史上才有了“三顧茅廬”一説。

  曹操一直都是以奸詐、狡猾、殘忍的形象出現的。特別是“曹操殺親朋”這一段,在他人看來簡直太殘忍了。呂伯奢為了招待他,特地出去買酒,他在屋裏聽得磨刀的“嚯嚯”聲,誤殺了他的家人後出門又設計殺了呂伯奢。他的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更是讓他人驚得目瞪口呆。有人指責他不道義,可若是他不那樣做,呂伯奢必會帶人追殺他,那他也別想活着出縣了,可以説,這是生存的需要。曹操是決不會負“奸雄”這個“美名”的。當老朋友許攸前來投靠問及糧草時,曹操先答糧草可夠一年,後答半年、三個月、一月,後許攸揭發他:“休瞞我,糧已盡矣!”俗話説“兵不厭詐”嘛,曹操可是把它給運用得靈活自如。

  孫權在書中也算得是位“明君”了,在“隆中對”中諸葛亮這樣談:“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只看民附二字便可知道他有多賢明瞭,上下一心,老百姓擁護君主,使得他人都不敢來犯。“賢能為之用”,看吧,只要是賢能的人都被網羅去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等於無形中為國家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他在任期間也可算是一段“太平歲月”吧。

  這三人各有各的特點,不盡相同,但相同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一方霸主,劉備善於收買人心,手下的將士忠心耿耿;曹操狡猾而善於用計謀,他的聰明使他多次度過難關;孫權能夠做到“賢能為之用”,上下一心使得外人不敢來犯。他們的特點使他們多次度過難關。

  我們要學劉備的心思細膩;學曹操的果斷、堅決;學孫權的人格魅力。我們不能學劉備老是藉助他人的力量;不能學曹操的殘忍、無情;不能學孫權的出爾反爾和朋友反目。

  第19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寒假裏 ,為了響應“讀習爺爺讀過的書,爭當新時代好隊員”的口號,我讀了習爺爺讀過的《三國演義》這本書。通過百度我知道了《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説家羅貫中。本書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説了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這本書裏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有重情重義的關羽;有奸詐狡猾的曹操;還有求賢若渴的劉備。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不但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而且還料事如神,有膽有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空城計‘’真讓人拍案叫絕。當我讀到”司馬懿來到城下,見孔明獨坐城樓,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謹慎,怕中計,便領兵自退“時,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真佩服諸葛亮啊!

  三國演義這本書裏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場面描寫的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讓人心驚膽戰,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面。在這本書裏,我不但瞭解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如"三顧茅廬“,“大意失荊州”,“七擒孟獲”等,還學會了很多知識,如成語“過五關斬六將”,“身在曹營心在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有一些歇後語,“劉備借荊州——借無回頭”,“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有一些計策,如美人計,反間計,連環計等。這本書真是太精彩了,有空我一定要仔細地再讀一遍。

  習爺爺讀過的書還有好多,這本書只是他讀的書裏面的九牛一毛。我一定要向習爺爺學習, 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博覽古今中外名著,提升自己的閲讀能力和知識水平,爭當新時代好隊員。

  第20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何為英雄?詞典中,英雄指才能過人,不怕困難,有超乎常人的堅定意志的人。英雄,或是金戈鐵馬馳騁沙場,或是面對敵人鎮定自若。英雄中,有統領千軍萬馬的領袖,也有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士兵;有口誅筆伐直面敵人的文人,也有貢獻己力勇敢堅定的匹夫 ……

  倚青梅,傍東風。月光下徹,舉杯獨酌。酒入愁腸,千迴百轉,化作憂國淚。 英雄,收盡眼底;天下,一覽無餘。青梅煮酒,為論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志也。”翻開塵封許久的《三國演義》,泛黃的書頁道盡千古滄桑,老舊的封面氤氲古風殘韻。《三國演義》是一部龐大的歷史鉅作,羣臣之間的勾心鬥角,兄弟之間的肝膽相照,將士的錚錚鐵骨,謀士的足智多謀,都被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躍然紙上。然而,《三國演義》最精彩的莫過於作者對書中不同英雄形象的描寫。英雄的經歷雖然不同,但他們的情懷卻何其相似。

  心懷天下者,為英雄也。諸葛亮出山前於茅廬中日修兵法,關心天下大勢;劉備憂國憂民,曾立志一統國家江山。英雄胸懷大志,視國事為己任。“蛟龍得雲雨,絕非池中物”,英雄亦是如此。若英雄得到機遇,勢必力挽狂瀾,翻雲覆雨,救人民於水火,挽國家於彈塗。

  英雄,勇往直前,所向披靡。關雲長單刀赴會,明知此行是赴鴻門之宴,卻無所畏懼,大有披荊斬棘之勢。“平沙莽莽, 絕域蒼茫,仰天長嘯歸去來,金戈鐵馬空一場”,英雄氣宇軒昂,龍驤虎步,不畏風雨,亦不懼驕陽。

  英雄也有柔情。英雄的柔情,恰似一汪水,純淨而平淡。靜水深流,肩頭上的責任早已讓英雄將柔情隱藏,變得不甚直白,十分含蓄。永遠忘不了,曹操酒至半酣時賦的那一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永遠忘不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不捨與無奈;永遠忘不了,劉備與夫人分別時的難捨難分;永遠忘不了,司馬懿對兒子真摯的父愛……英雄,俠骨柔腸,英雄的感情,細膩而扣人心絃。

  無論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還是曹操的足智多謀;無論是關羽的忠誠與勇氣,還是劉備的仁義與虛心,這些英雄,都令我們無法忘卻。

  歲月,斑駁了英雄的青絲;歲月,吹皺了英雄的臉頰——一代英雄無可避免地老去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當金戈鐵馬歷經時間的淘洗,當錚錚熱血經過光陰的沖刷,英雄又是怎樣的淒涼與感傷!於是,英雄鑄劍為犁,步入夢中桃源,不留戀塵世的一片落紅,歸隱於恬淡之中。靜觀世事變遷,笑看春花秋月。

  “白髮漁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21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我坐在書桌前,手裏是一本三國。窗外是綿綿細雨,打落了幾朵兒花。天空陰霾密佈,烏黑的雲夾雜着天空深邃的藍,一切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剎那,一陣久違的亮光劃過天際,閃過我的眼簾。“轟!”一聲巨響響徹天空。我的心思才從三國中走出,卻又陷入了沉思。

  東漢末年,董卓當道,玩弄政權,昏庸無道,民不聊生,以致於天下英雄對他恨之入骨。曹操早有當皇帝的野心,離間計殺死了董卓,削弱了呂布。乾脆當了個幕後皇帝。天子不甘心,暗自聯絡心腹,竟意外地召集到了和漢王室有關係的劉皇叔。劉備先投奔了曹操,曹操白門樓戰死呂布,後與劉備發生衝突,劉備逃走。投奔了劉表,劉表死前,欲將荊州贈與劉備,備不受。曹操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南征北戰,滅袁紹、袁術。欲下江南,南取荊州,東滅江南,一統中原。沒想到孫劉聯手,火燒赤壁,大破曹兵。劉備用諸葛亮計,借荊州,並以此為根據地,和巴蜀,取益州,漸成大氣候,遂有三國鼎立之勢。但後來並不樂觀,關羽敗走麥城,張飛被暗殺,劉備白帝城託孤。整個偌大的蜀漢,承載着興復漢室的志向,全都託付給了劉禪,孔明輔佐。但劉禪沉迷女色,玩物喪志,不聽從諸葛亮的戒言,漢室衰敗,最終,魏國一統天下,司馬懿奪權,司馬家族掌權,建立了晉朝。

  仔細想想,蜀漢的衰弱完全因為阿斗的昏庸無能、沉迷女色、親佞遠賢。劉備生前,意外地有了孔明出山輔佐。蜀漢雖土地貧瘠、人口過少、賢士不多,可以説是一無是處。但孔明招納賢士、制訂軍法、輔佐劉備南征北戰、大破曹兵,發展了蜀國。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劉備信任孔明,聽從他的建議,廣開言路、開張聖聽所造成的。

  劉備死後,劉禪肆無忌憚、沒有了君王的職責,忘記了自己是個皇帝,不思進取。諸葛亮北伐前,曾寫過一篇《出師表》給劉禪,上面殷切地期望劉禪可以開張聖聽、賞罰分明、善用賢士、親賢遠佞。孔明是站在一個師長的角度嚴厲地告誡劉禪。這可都是忠言,可忠言逆耳,劉禪在孔明北伐時,沒聽從孔明的建議,和善於阿諛奉承宦官交好。最終漢室衰弱,孔明北伐失敗,乘鶴西行。

  但姜維是後起之秀,他也有能力興復漢室。但劉禪買下的種子深深地害了他,姜維和鄧艾一起被鍾會害死,蜀國差不多要滅亡了。

  這一切,歸功到底還是劉禪。如果劉禪聽從孔明的逆耳忠言,親賢遠佞,那麼孔明可能就會北伐成功,就可以一統中原,興復漢室,改寫歷史,那他阿斗也可以做一個好皇帝。唉,歷史沒有如果,這一切都是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後果。

  思緒回到生活,我們不也是那個阿斗麼?我們從小沒有養好習慣,長大了不聽從老師的建議,我行我素。老師家長的建議都是忠言,逆耳忠言,但逆耳的話幾乎沒有人聽進去。因此,如果在這樣持續下去,就算有孔明輔佐你,親自親為幫助你,那你的下場也只能和蜀漢一樣。

  心中無盡的沉寂

  轟!又一聲雷炸響。此刻,我的思緒回到了顯示,我的腦海裏已深深烙下了一句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要馬上行動,不能做阿斗。

  第22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從我懂事開始,我接觸到的第一個三國人物就是諸葛亮。打小我就愛上這名字。應該是經常聽哥哥們在討論他。遊戲裏,諸葛亮也被塑造成一個很強大很酷帥的角色。所以對《三國演義》產生嚮往之情。

  爸爸也是三國迷,看出了我的心思。就給我買了本。我廢寢忘食地讀,每一次讀都對書中的靈魂人物諸葛亮有不同的理解。

  文中第一次提到諸葛亮。是在徐庶口中提到的“卧龍鳳雛,得其一者得天下。”這一句話,非常有利的烘托出諸葛亮的“強大”。

  確實。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常人所辦不到的,卻被他做到了,無一不體現諸葛亮的“強大”。

  但是諸葛亮的最強之處,莫過於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這方面任何人都顯得黯淡,諸葛亮為感先帝知遇之恩,二進《出師表》,出兵平南,七擒孟獲,滅族藤甲軍;不顧眾人反對,毅然揮師北上,圓先帝遺願。不幸卒於中途,夙願未了。一代英才就這樣消逝,真令人可惜可歎。

  當今社會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現在一些人為了一點利益,將公司的祕密賣給了他人。最後導致整個公司被同行擊垮,破產。而自己只能生活在無邊的悔恨中度過餘生。現代,人能鞠躬盡瘁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説死而後己。我們應傳承諸葛亮這一優秀的品質。

  但是,我又看到了諸葛亮的過錯。諸葛亮錯誤的選擇了繼承人。為了實現先帝的遺願,不顧一切,流出扽山,卻都失敗了。所以我們在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要考慮下,你這麼做是不是真的好。

  從前我是一個不守本分的壞學生。讀完這一本書互時,我顯得無地自容,羞愧的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要痛改惡習,將優良的品質繼承下去。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23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品好。他不僅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忠”字的真實代表。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性情中人。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記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在現代,全球所有華人多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守護神。

  性格關係着成功與否。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國: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從這些人物和國家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忠義,更需要誠實守信!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你還有真心的朋友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大家不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吧!因此,讓我們一起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勇敢的面對人生吧!

  第24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三個人,一個手握丈八蛇矛,身高八尺,豹子頭,圓眼睛,滿腮的鬍鬚像鋼針一樣豎着,聲音像洪鐘,曾一吼嚇退百萬曹軍;一個手舞雙股劍身高七尺五寸,兩耳垂到雙肩雙手長過膝蓋是蜀國的帝王;一個手提青龍偃月刀,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好像紅棗一樣,長着一雙丹鳳眼,兩條卧蠶眉,曾過五關斬六將。

  這三個人正張飛,劉備,關羽,他們三個人憑着自己的才華闖出了一片天下。在我看完《三國演義》後最為喜歡的三個人物他們一身正氣,能屈能伸,乃天下英雄。

  張飛,他作戰英勇,百萬雄師中能取上將首級如囊中探物。在任何戰役中還從未怕過誰。他是個重情義的人,聽到關羽死的消息,失聲痛哭,雖然他打將士是不對的,但他對關羽的那份兄弟情,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他對劉備十分忠誠,劉備的命令,他是絕對服從。他性格豪爽,面對曹操百萬雄師,絲毫不懼,一吼便嚇退百萬曹軍,這種勇氣可是現在少有的。

  劉備他一生終於皇室,一心想要復國,他為人善良對百姓不離不棄。他也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每當有英雄好漢來投靠他時,他都以禮相待。面對諸葛亮,他本可以派將士將他捉來,但他沒有,親自來迎接他,不料兩次都沒有見着,但他沒有絲毫的憤怒,依然以禮相待。不去打擾諸葛亮休息,站在門口等諸葛亮醒來,這種尊敬他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關羽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他的臉色就像紅棗一樣紅,長着一雙丹鳳眼,兩條卧蠶眉相貌時分威武雄壯,手提青龍偃月刀腳跨赤兔馬,就如一尊戰神,挑釁着萬物,戰役湧動。他是一個勇敢的人,華佗用刀劃開他的傷口,用刀刮的骨頭,颳得骨頭作響,他都是十分平靜,與別人下棋。他也十分的重情義,當年曹操給了關許多好處,當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關羽頂着被殺的風險放過了曹操。他作戰也不弱於張飛,過五關斬六將沒人可以攔住他。

  三兄弟是我在看完這本書最喜歡的人物,他們就好比我們生活中的朋友,一起走有風有雨的時光,無論怎樣變,那深厚的情是不變的。三人的結局雖有些悲慘,但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永不變的。

  第25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個人來説,我不喜歡三國時代打打殺殺的場面,更不喜歡三國霸主為了吞併對方的那一塊土地而互相殘殺,有時是為了那微乎其微的一寸土地,有時是為了爭權奪位,甚至有時只是為了一位女子而逞一時英雄之風。這些所有可能的原因在我看來只是因為一個詞:慾望。

  慾望,它窮兇惡極得很,它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所有的人都懼怕它,但所有的人又都喜愛它,妄想得到它。但是,也許它可以將目光落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指使這個人去幹他一直想做卻遲遲不敢動手的事情,但只要它糾纏上了你,你就會終日生活在醉生夢死中,你也許會把慾望誤認為希望,願望,但它並不僅僅像願望,希望那樣簡單,讓你有一種向上的動力,慾望更多的是像西楚霸王項羽那樣,想擁有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後宮,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全部,整個世界,整個宇宙,人們都想得到它們。當你的脣瓣微啟,緩緩吐出“想要”這個詞並且眼神中帶着一種狂熱的慾望時,很抱歉,你和慾望的PK,你失敗了。

  《三國演義》不僅僅是像它的書名那樣讓人感覺是一部武俠小説,更多的是讓世人看到劉備與關羽張飛真摯的友情,孫權周瑜曹操的胸懷大志,劉備諸葛亮的禮敬如賓,劉備完全信任諸葛亮,甚至在彌留之際將國家和儲君阿斗完全放手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待劉備忠心耿耿,這位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卧龍先生,為了保住自己為之奮鬥了一生的國家,在彌留之際還設計了他這一生最後的一場計謀,讓將軍推着他的屍身來到山崖上,敵軍看諸葛亮神色安然,被他算計過許多次的士兵們都以為諸葛亮又有什麼陰謀詭計,紛紛驚慌逃竄。就這樣,諸葛孔明,這位偉大的發明家,軍事家,文學家,贏了他這一生的最後一場戰爭,也贏了他去世後的第一場戰爭。

  也許很多人都會不屑一顧的説這有什麼了不起,數數中國上下五千多年曆史長河,遠古至炎黃二帝寸土相爭,秦皇漢武鐵騎颯爽威風,唐宗宋祖揮筆寫畫山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努爾哈赤,彎弓射鵰,建立霸業,近至孫中山國父,宋慶齡國母,為祖國做出巨大犧牲和貢獻,毛澤東主席帶領紅軍艱苦長征,葉劍英、朱德等開國十大元帥在戰場上灑汗水拋血水,一心只為國家而奮鬥,細數國家主席為新中國的日新月異而付諸種種努力......但是,三國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不是嗎?每個人物,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不是嗎?我們何必去褒揚歌頌一部分人,而對另一部分人棄之不顧呢?他們都是英雄,我們所崇敬的人物,不管虛擬與否,他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去接納他們。古代常常有招賢納士之説,在如今看來,現代仍需如此。

  三國,魏蜀吳,缺一不可。在我看來,他們不僅僅是敵人,更是三胞胎,連理成枝,即使有時互相殘殺,但他們仍是誰也離不開誰,就如一個三角凳,缺了一條腿,就再也立不起來,誰説他們天生就是敵人呢?他們明明是一對好兄弟,三國中常常有的打鬥,在我看來只不過是兄弟間的嬉笑玩耍罷了。

  三足鼎立,方能叱吒風雲;同胞兄弟,何必骨肉相殘!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黃皮膚黑眼珠的中國人,都有一個母親名叫中國,為什麼不能對自己的血肉至親寬容一些,為什麼容不得自己的兄弟在母親寬廣的胸懷中盡情歡愉呢?

  只是因為,一山不容二虎,更容不得第三者吧。

  第26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著名之一,我已看了幾遍。

  看第一遍時是在六年級的時候,説實話,我並不是一心想要看《紅樓夢》,只是一次偶然,我從書櫥裏取書看時,看到了它,也許只是一時新奇,便翻開來看。《紅樓夢》是中化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徵,是文化藝術的明珠,是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它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總結,又是中國新文學的發端。正如魯迅所説:“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寫法我不敢品論,但思想我還是明白一些的,曹雪芹先生通過賈府,讓讀者看到一幅封建社會的政治縮影,由此更為廣闊地展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現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紀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廣泛觸及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教育、宗教、婚姻、婦女等方面的問題。舉凡封建制度所造成的罪惡,無論是地租榨取、高利盤剝、包攬詞訟、強取豪奪、蹂躪婦女、行使賄,還是統治所及的窮侈極欲,小説無不揭露殆盡,無情批判。毫不誇張地説。《紅樓夢》是一部封建社會末世的形象歷史,是一部認識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巨大的社會意義不僅在於它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更在於它以這個愛情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響了沉沉暮鼓。同時,小説通過對封建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思想,也敲響了新世紀到來的晨鐘。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紅樓夢》這樣把愛情悲劇寫得既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又能深刻全面地揭示出它的社會根源,從而對封建社會作出深刻有力的批評。

  第二次讀,也許是我所學的知識又增了一層,我不再議論它的人物形象,也不再品味它的思想,而是研究它的寫法,《紅樓夢》宏偉完整的結構,細膩逼真的日常生活的描寫,優美成熟的語言,深入細緻的刻畫,都説明作為天才藝術家的曹雪芹運用藝術技巧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他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覆雜的典型人物,這些形象不僅高度概括了他們的所及特徵,而且超過了他們的所及和時代,因此,他們的名字就一直流行在生活中,成了一個“共名”,自然“和以前的小説好人完全好,壞人完全壞大不相同。”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高峯之作。

  這個悲壯而悽美的故事,是如此地動人心絃,常讀常新,於是想,當我日後再讀它時,不知又會讀出怎樣的深長新意?

  第27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一部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一首暗示着興敗繁衰的荒唐詩,在這白玉為堂金做馬的賈府中,在這光鮮的浮華後,又暗藏着什麼呢?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從此,一塊紛紛擾擾的石頭隕落人間,牽繫起一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紅樓女。在那浮華的賈府中演繹着“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悽美故事。浮華的悲劇,即將開幕。

  賈元春,賈府第一個傳奇人物,賈家嫡系孫女,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大觀園真正的主人,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享盡榮華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這人間是非。一曲“恨無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時也説出了她那華麗的鳳袍下掩蓋的無限的悲傷和痛苦。可憐薄命女,生因浮華,死亦因浮華。

  一個道金玉良緣,一個念木石前盟,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一個孤高自詡,一個處事圓滑,一個肌膚如雪,一個嬌花似水。一個薛寶釵,一個林黛玉。只可惜了兩個薄命女,入了富貴家,卻不知那浮華之門易進不易出啊。“可歎停機德,甚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富貴一生只落得個空勞牽掛,枉自嗟呀!敗落的大觀園,沒有了昔日的繁華,瀟湘館在那幾束翠竹的襯托下顯得那樣清幽,可是裏面卻沒了顰兒的笑音和哀歎。寶釵啊,當你再一次看到這景象是想必也會為那“登上青雲”的追求而後悔吧!

  金銀散盡,家業凋零,有恩逃生,無情報應,欠命命已還,欠淚淚已盡。食盡鳥投林,皆因浮華散盡!一卷紅樓落幕,不禁慨歎:“陋室空堂芴滿牀,衰草枯楊歌舞場。金箱垠箱又怎樣,只可惜你命不長。浮華門裏唱大戲,那結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捨富貴鄉,浮華皆可拋!

  第28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風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戰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遊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着一種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閲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讀紅樓,令人歎為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流事,種種風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也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為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劇。封建包辦婚姻不僅沒能為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着“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悲劇。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宏偉?元宵眾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悦?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雲煙。煙消雲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於過去。

  張曉風曾説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裏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人心底的温情。“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

  輾轉紅樓,忘不了伊細泣獨憐,忘不了伊焚稿斷痴情,忘不了紅樓一瞬卻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第29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藴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温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説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説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歎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説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第30篇:《四大名著》讀後感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