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假文盲》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4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後感。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文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假文盲》讀後感

《假文盲》讀後感1

在1984年的冬天的一個早上,寒風凜冽。在車站的“母子上車處”,四個大男子漢站在那兒,而應該站在那的一對母子卻站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望着那四名男子。

站在最前面的那名男子,胖胖的,腆着大肚子,像是一位大老闆。第二個高高的,像是一名運動員。第三個戴着眼鏡,文斯斯的,像是老師之類的知識分子。最後面的戴着口罩,像是醫生。而那對母子卻衣裳單薄。

他們對寫着“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和牌子下的那對母子視而不見。

我看了這幅畫後十分恨那四名男子。他們衣着豪華,道貌岸然,而內心卻極度骯髒。他們漠視社會公德。願這種“假文盲”在地球上絕跡。

在母子上車處,卻站着四名男子,而那對母子卻被擠到寫着“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面,這真是天理不容啊!

在我們身邊,這種假文盲不計其數,他們可真可恨!

《假文盲》讀後感2

圖上畫着一個車站,站前立着塊牌子,牌子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這是車站人員為了方便帶孩子的婦女上車而設計的。牌子後面站着四個人高馬大的“婦女”。定睛一看,原來是四個身強力壯的男人。咦?他們既不是女的,又沒帶孩子,怎麼會站在了“母子上車處”呢?難道他們是文盲,看不懂牌子上的五個字?不像啊,你瞧,最前面的一個男子,一臉的冷漠,挺着他的“將軍肚”,顯然是個企業家。後面是一個身材高大的軍人。他眯上了雙眼,好像在嘀咕:我是個軍人,保衞國家,理應受到優待。第三位,是個知識淵博的“眼鏡先生”,他見到前兩個人都站這兒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地站在了這。第四位帶着口罩,肯定是個醫生,呵,在醫院裏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出了醫院,換上便衣,就不吃那一套了。這四個男人站在這兒,卻毫不知羞恥,心安理得。而站牌後面卻站着一個弱不禁風的婦女,手中還抱着個未滿週歲的孩子。她顯然是被那四位男子擠到一邊,卻一聲不吭,只得不滿地看着。?

《假文盲》讀後感3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早晨,一位弱小的母親抱着自己剛剛幾個月大的孩子趕往了車站,但她發現車站裏早已擠滿了人羣。於是她看見遠處的“母子上車處”標誌牌高高的掛在站台旁邊。她的內心一陣欣喜,可是當她趕到了“母子上車處”時,發現站台上站滿了年輕力壯的男人。這位母親經不起寒風的襲擊,躲在了一邊,對那幾個男人説:“同志,請給我讓一點位置吧!”可那幾個男人絲毫不理會那對母子,反而若無其事的站在那裏,擺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讓那位母親感到萬分的無奈和無助,只能無奈的望着他們,祈求他們給她讓出一點點的位置,能夠讓她那正在發高燒的孩子儘快坐上車。

看了這幅圖後,我非常的氣憤,這些人是文盲嗎?這麼醒目的五個字看不到嗎?難道他們佔了不該他們站的地方不害臊嗎?他們不是文盲而是假文盲!看他們的衣着打扮。第一個穿着大衣,一看就知道是個幹部;第二個人戴着軍帽穿着軍大衣,明顯就是個軍人;第三個人戴着鴨嘴帽,穿着羽絨服還穿着一雙閃亮的皮鞋;第四個人,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顯然是一位醫生。幹部、醫生、軍人這些人都是高級的知識份子啊,不可能連這五個字都不認識吧!看到車站的人多跑到這兒來佔便宜,他們卻絲毫沒有考慮到真正該享受上車優待的母子。他們既不是婦女也不是幼兒,那他們有什麼資格站在“母子上車處呢?”

只要稍微留意就能發現其實在我們身邊的假文盲有很多很多。

草坪上寫着禁止亂扔垃圾,而有的人明明看見了提示語也裝作沒有看到,隨手把垃圾扔進了剛剛萌生新芽的小草上,不光小草們受罪,那些清潔阿姨們更加受罪。夏天,清潔工阿姨們頂着烈日炎炎,蹲在了草坪上撿垃圾,撿了不一會兒就已經汗流夾背了,清潔工阿姨們臉上掉下了一顆顆魚卵似的汗珠。冬天,從天上飄飄灑灑落下的雪花覆蓋着草兒們,形成了厚厚的保護層保護垃圾不再扔到小草上,雪替小草們撐起了這沉重的包袱。可是清潔工阿姨們就更加悲慘了,和往常一樣,蹲在積雪上撿垃圾,手已經被凍的通紅了,但依然弓腰撿着。看到了這一幕的我,忍不住想上前幫她們一把時,她們抬起頭來,站了起來,扭扭腰,捶捶背,轉轉頭,身體彷彿已經僵硬似的。可想而知她們是多麼辛苦啊!

清潔工阿姨們做這些都是因為什麼呢?

在此,我想對曾經做過假文盲的人説:“在自己得到方便、快樂時,想想別人是否和你一樣方便、快樂。如果你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你摸着自己的良心問問,你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你自己所想要的那份真實的快樂?”

《假文盲》讀後感4

我挺喜歡漫畫,因為漫畫總會使我開懷大笑,漫畫上的文字輕鬆詼諧,十分幽默。可我到了今天才明白,漫畫不僅僅只有幽默感,還有強烈的諷刺性,就像華君武爺爺的《假文盲》。

漫畫上畫的是一個車站,上面排了很多人,隊伍長得像龍,所以,在“母子上車處”,排着幾個只為自己的方便而造成他人不便的大男人,他們難道沒看見那五個大字嗎?明明應該是婦女和孩子上車的道口,他們卻排在那裏,而真正的婦女和孩子,則被他們擠在了道外。這些大男人一個個的都像是老闆,大款,知識分子,難道都不認識字嗎?難道一個個都是文盲嗎?不是的。他們只是為了快捷,只是為了一己之私,他們寧可當假文盲,假裝不識字,也不願奉獻出自己的愛心,讓真正的婦女和孩子到這裏來排隊。

我實在忍不住想問一句,他們的文明哪去了?他們的禮儀哪去了?他們的素質哪去了?是逃了,飛了?還是被越來越多的金錢埋沒了?他們還配做龍的傳人嗎?

也許,他們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我們需要的,就僅僅只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嗎?我們還需要愛心,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其實,在生活中,假文盲的例子很多:在花壇裏,總立着“小花在睡覺,請你別打擾”、“保護小花小草”的牌子,但還不是會有人故意亂踩嗎?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踩死它們是不應該的,而且,踩了它們,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還不是平平凡凡地過自己本來的生活。立着禁止吸煙的牌子下,隨處可見的,都是香煙蒂頭。“請不要大聲喧譁”的牌子掛在圖書館的牆壁上,可還是有人在大聲喧鬧。這不就是假文盲嗎?明明認識字,卻假裝沒有看見,假裝自己是個文盲!

為什麼這個社會要存在如此之多的假文盲?為什麼你們就不可以為他人着想,請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成為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好嗎?

《假文盲》讀後感5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假文盲》這一幅漫畫,我深有感觸,車站上的一幕讓我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感覺。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一個婦女抱着她剛出生幾天的嬰兒想要早點回家。在公共汽車站的候車處,這對母女很高興地看到其中有一塊很醒目的牌子,上面有5個大字:母子上車處。她正想站在那裏時,四個男人好像沒有看到這對母子一樣,把這對母子半推半擠地擠了出來。母親很悲憤,正想和他們上去評理的時候,這四個男人卻拿出一張寫着“文盲”的紙貼在自己的背後。心安理得地繼續站着通道口等車。

其中,第一個男人穿着一件寬大的皮衣,腳下踩着一雙被人擦得油亮的皮鞋,表面顯得彬彬有禮,但是行為確是那麼可惡。

其他幾個男人和第一個男人穿着不相上下,卻也堅持不肯讓路。

這時,嬰兒卻毫無徵兆的哭了起來,母親慌了,急忙摸了一下嬰兒的額頭,滾燙滾燙的,哎呀,發燒起碼39度以上。母親用求助的眼神望向那四個男人,可是四個男人卻若無其事地繼續等車。婦女一急,向工作人員借了一支大頭筆,在旁邊的候車處牌子面前加了兩個字:母子。此刻,旁邊的候車處就也變成了母子候車處。母親忙抱着孩子衝上了公共汽車,踏上回家的路……

誠然,母親的做法有點莽撞,我卻並不認為這位母親做的事不合適。如果這四個男人能有一絲愛心為這對母子讓開一個位子,那這位母親就不會這樣做了。

假文盲的故事雖然發生在20世紀,但是到了21世紀,這個問題不但沒有被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在世界各地時有發生,我希望生活在21世紀的人都要有一絲愛心,一份責任心。如果真的這樣,這個世界將會人人和諧相處,安居樂業了。

《假文盲》讀後感6

公共汽車站,木牌:“母子上車處”,幾個年輕力壯的大老爺們等着上車。

我覺得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臉皮最厚,此人穿着西裝西褲,文質彬彬,他看着“母子上車處”幾個大字,無動於衷。第二個是一個穿着不佩帶軍章軍裝的人,是個退伍軍人吧。部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呢?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個人,他把頭縮進羽絨服裏埋得低低的,雙眼緊閉,活象個縮頭烏龜。排在最後的那個人,戴着個大口罩,把嘴和鼻子捂得嚴嚴的,看似挺衞生的,如果他的心靈也這樣衞生就好了。幾個年輕力壯的大老爺們把等車的母子擠在一旁,那個母親的眼光斜視着他們。

這就是漫畫《假文盲》,是華君武老爺爺1984年3月畫的。漫畫不僅諷刺了那些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還諷刺了車站工作人員隻立牌子卻不加管理的現象。

20年了,漫畫上的現象還存在嗎?如果到了20xx年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時候,這種不良現象還存在的話,那中國人的臉就會丟向全世界了。

公共秩序是靠人們來遵守的,也是靠人們來維持的。讓我們一起遵守秩序、維持秩序吧。

讓“假文盲”現象從此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消失吧!

《假文盲》讀後感7

《假文盲》是華君武先生1984年1月創作的漫畫。我看了之後深有感觸。

冬天清晨的車站有些擁擠,“母子上車處”擠了四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第一個眼睛微微張開,無視站牌的存在;第二個軍人正在閉目養神;第三個睜着大大的眼睛,對“母子上車處”熟視無睹;第四人死死地盯着前人的衣領。“母子上車處”旁,一個帶頭巾的瘦弱的母親抱着嬰兒無奈地看着四個大男人。

他們是真的不認識那五個字嗎?不是,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他們為什麼站在他們不該站的地方他們為了貪圖方便,為了自己的利益,把眼睛“蒙”住了,裝成了知識文盲,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道德文盲。那對母子只好無奈而憤慨地盯着他們。可氣的是,他們沒有因那位母親的眼神而亂了手腳,而是繼續厚着臉皮站在那裏。

生活中處處都有“假文盲”:在禁止踐踏的草坪上,有一串串腳印清晰可見;在禁止倒垃圾的地方,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在禁止吸煙的地方,許多人吞雲吐霧,房間裏煙霧裊繞……這些人對標語視而不見,仍舊我行我素。試想,這樣的惡習一代傳一代,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但願這些“道德文盲”找回自己的愛心和公德心,給他人所需,想他人所想!

是華君武先生1984年1月創作的漫畫。我看了之後深有感觸。

冬天清晨的車站有些擁擠,“母子上車處”擠了四個人高馬大的男人:第一個眼睛微微張開,無視站牌的存在;第二個軍人正在閉目養神;第三個睜着大大的眼睛,對“母子上車處”熟視無睹;第四人死死地盯着前人的衣領。“母子上車處”旁,一個帶頭巾的瘦弱的母親抱着嬰兒無奈地看着四個大男人。

他們是真的不認識那五個字嗎?不是,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他們為什麼站在他們不該站的地方他們為了貪圖方便,為了自己的利益,把眼睛“蒙”住了,裝成了知識文盲,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道德文盲。那對母子只好無奈而憤慨地盯着他們。可氣的是,他們沒有因那位母親的眼神而亂了手腳,而是繼續厚着臉皮站在那裏。

生活中處處都有“假文盲”:在禁止踐踏的草坪上,有一串串腳印清晰可見;在禁止倒垃圾的地方,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在禁止吸煙的地方,許多人吞雲吐霧,房間裏煙霧裊繞……這些人對標語視而不見,仍舊我行我素。試想,這樣的惡習一代傳一代,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但願這些“道德文盲”找回自己的愛心和公德心,給他人所需,想他人所想!

《假文盲》讀後感8

今日,我看了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的佳作—《假文盲》後,感慨萬千。

你瞧,一位大款表情冷漠地來到候車處,雙手叉進腰包,衣冠楚楚的他故意忽略了立在身旁的牌子,牌子上的5個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車處”對他好象沒有了督促作用。他臉上無任何表情,已經默認了他是社會中的又一個假文盲。真正應該享受如此權利的人又到哪兒去了呢?只見牌子下,躲着一位婦女,雙手抱着一個孩子,臉上寫滿了無奈,手上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那個紳士風度的人。那位婦女想:如果上前對這件事做個解釋,也許他就回紅着臉、低着頭、不好意思的離開了。但那位婦女立即又縮回身來。因為他看到又一位穿這冬大衣的彪形軍人也旁若無人地站在了第二位,那安然自若的表情,那叉進腰包的手,那緊閉的雙眼,又一個假文盲的.出現使得那位婦女沒有了勇氣,但卻引來了又兩個不應該來的人。一位是戴鴨舌帽的知識分子,低着頭,壓了壓帽沿,在第三位靜靜地等候。緊接着,是一位文質彬彬的醫生,可能是為了防止路上的灰塵,又或許他不希望人們看見他的醜惡嘴臉,毫不猶豫地帶上了口罩,露出的只是一雙眼睛。這種種心虛的表現,又讓他們承認了自己不認識標牌上的那幾個字。那個婦女只能躲在一個角落喃喃自語:哎,一個個大男人怎麼這麼無視公德呢?連小孩心裏也這麼想:咦?這難道不是母子上車處嗎?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可恨、可恥、可悲的!

在我們社會生活中,像這樣的事還少了嗎》安靜的書店裏,卻有人在大聲喧譁;禁止吸煙的標語前,卻有人在吞雲吐霧;紅燈亮時,也有司機駕着汽車飛馳而過……難道生活中的這些人都是文盲嗎?不是的,他們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那為什麼還去充當文盲的角色呢?是因為他們太自私了,總是把方便留給自己。這隻能使當事人表現出自身素質的低下,所作所為的可恥,他們無視法規、公德,而且侵佔應有人的權利,剝奪了應有人的權力,把自身方便建立在了他人痛苦之上,這是種缺少道德觀念的具體體現,這種社會的敗類只能用四個字概括—不知廉恥。再加上旁人的熟視無睹,助長了這一行為,這種人已顯得有些猖獗,應該提出極大批評,人們啊,快吹散烏雲,還天空一片明淨,還社會文明與美好吧。

看了這幅漫畫,你也一定痛恨這假文盲,在此,我真想高聲呼籲: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啊,請將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吧,多一點愛心,少一點私心,讓假文盲無聲地離開吧!

《假文盲》讀後感9

“這位阿姨,請您慢點上車,小心懷裏的孩子。”這句話,我們在公共汽車上經常能聽到,也很少見人們你推我擠、爭先恐後的上車的場面和年輕人對婦女、老人們讓座。這種温馨、親切的場面,讓我不禁想起與此截然不同的,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畫的這幅漫畫——《假文盲》。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呼嘯的北風不停地颳着。一位婦女抱着以為嚎啕大哭的嬰兒艱難的走到公交車,她欣喜的發現汽車站有一塊寫着“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她自言自語道“太好了,這裏為乘客想得真周到啊!”

正當她高興之餘,想走過去排隊的時候,忽然,一位穿着風衣的男士,搶在她的面前,她心裏產生了疑問:難道他沒看到這裏有一塊牌子上寫着“母子上車處嗎”?還是不認識上面的字?一位穿着皮衣,戴着帽子閉目養神的男子又走了過來,彷彿這是專門為他準備的。他們,難道真的不識字嗎?正猜着,忽然,第三位、第四位男子也加入了隊伍,這幾位衣冠楚楚的男子們為了自己的方便,卻不管一旁可憐的母子,他們難道真的不識字嗎?

這些假文盲和社會裏的文明人真是有天壤之別啊!他們眼裏,只有自我、自私、自立,毫無社會公德之心。在他們的心中。只有自己最重要,對別人沒有絲毫的關心和愛護,幸好,這種人在社會裏很少見,因為人們已經發覺這種行為很不道德,所以他們只會用蔑視的眼光去看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讓我們每個人都用行動去教育假文盲吧,讓我們共創一個美好的社會!

《假文盲》讀後感10

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或幽默性的圖畫。漫畫,也是畫家從生活現象中取材,通過誇張、比喻、象徵等方法來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和事。而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的“假文盲”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幅漫畫畫的是一副奇怪的景象:在一個車站入口處上立了一個大牌子,上面寫着“母子上車處”五個大字。但在這裏排隊候車的卻不是母親和孩子,而是年輕力壯的男人們。他們只顧想着自己的事,卻對縮在一旁的母子毫不理會,不屑一顧。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那些生活中的景象:公共汽車上,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字“老幼病殘專座”等。但是坐在座位上的卻是些有手有腳強壯的年輕人。老人小孩卻站在車上的走道上。最可氣的是,那些人見了也視若無睹,想坐就坐,有時看見一些孤寡老人還會露出一些不悦的神色;公園裏的花壇,草坪裏也常可看到“禁止摘花”“請勿踐踏”“不要進入”等。但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自私,熟視無睹的進進出出......

但是,只要我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講文明,有公德心的人。這些“假文盲”也就不會在出現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裏。

Tags:文盲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