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説乞生活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63W

古代的乞者,是不得已而求生為之。現在的乞兒,多的是打着身殘、年老旗幟求財而已。今天我所説的乞,片面的指乞討。

説乞生活隨筆

十二月的一個下午,我正擠在去往徐家彙的地鐵。上海的秋風肆虐,寒意卻無法干預躥動的人流。落葉徐徐,悠揚的曲調,吹遍匆忙的九號線。我歪着身子,眯着眼,跟着深情起來。忽地,一陣鐵與鐵的敲擊聲急促的打斷了我,抬頭一看,眼前一對老夫婦放着哀怨的'音樂,拿着一個破盒子(裏面裝着十幾個硬幣)向我”行乞“。我猶豫着,最終也像其他人一樣放了兩個硬幣。

老夫婦步履蹣跚,慢慢湮沒在鐵皮箱盡頭。我沒了享受的意思,心裏反覆着剛才的事件,並不是心疼錢,而是想到現在偌大的中華,街頭巷尾,到處充斥着行乞的失意人,這是種悲還摻雜着切:悲其不幸,恨其不爭之切。

士不可辱,寧死而不屈。古人心氣高,是不會輕易行乞的。就算是瀕死,也多先賣身權貴以苟活,實在不可得,出於人性求生本能,才會低下頭以乞為生。現在的乞兒,聚於人多之地,車站、機場、地鐵口、各類商場、廣場,更有甚者,汽車上、公交車上、地鐵上,街頭巷尾,佔一席之地,便行乞事。如若你不友情贊助,意思意思,乞者還破口大罵,再加詛咒。

緣起?有的人是先天或後天殘疾,有的人是年老體弱,有的是身患疑難雜病,究其一因,家有不幸,想不到更好解決辦法,就希望求助他人!與此同時,國家正逐步完善着相關政策,相應基金組織,給予家有不幸之人相應補貼救濟,不至於不得為生。我不是沒有同情心,只是這種不勞而獲的現象逐步滋生於廣大國民心中,將是多麼悲哀。那天和一鄰居(空巢老人)聊天,偶然説到孝,他直接説道,這有什麼,沒人管沒人問,我去討飯。我只能淺笑,當一個民族沒有了廉恥氣節,我不敢想象這將會是一番景象。

現在我格外尊重拾荒老人,他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民眾的白眼,毅然拎着一個大袋,走過荒野和城市,輕輕拾起那一分一毫,只為着養活自己。乞終究不是長久之道,也實在不宜效仿。當然,乞討之人也必有其難言之隱。事實上城裏人如今的幸福是建立在農民數十年來痛苦之上的,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還有一種特殊行乞羣體,他們在某方面有着特殊技(才)能,卻只能走南闖北,靠他人接濟,勉強支撐着追求夢想的,也是醉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冬天的風吹過大江南北,我理了理衣領,低着頭走過天橋,那幽怨的曲調,正飄向遠方。

Tags: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