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秦兵馬俑第一課時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98W

課文《秦兵馬俑》是一篇狀物類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衆多、個性鮮明的特點,提供了《秦兵馬俑》第一課時的課件給大家學習!

秦兵馬俑第一課時課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4、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過渡句統領全文的結構和內容。

難點:引導學生憑藉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領悟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產生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的文字課件、視頻等。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查閱有關秦兵馬俑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揭題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人們發現了一支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軍隊,這個發現震撼了整個世界,這便是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齊讀課題,釋題)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馬俑,是給秦始皇殉葬的軍隊官兵和戰馬的偶像。

秦兵馬俑的發現,被人們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課件出示各國領導人對秦兵馬俑的評價)。

過渡:秦兵馬俑到底具有多麼珍貴的歷史價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作者用妙筆爲我們鋪開的介紹秦兵馬俑的畫卷,讓我們翻開課本,一起去領略一下吧!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透過引用各國領導人對秦兵馬俑的評價,意在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和民族自豪感,爲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讀文。

要求:(1)讀準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你喜歡的四字詞語並試着理解,讀通讀順句子

(2)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課文內容的一句話。

2、檢查初讀效果。

(1)分三組出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四字詞語以及多音字,檢查讀音,評議,正音。

(2)這篇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具體介紹秦兵馬俑的?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適時板書)

讀讀這句話,強調關聯詞“不僅......而且......”

思考:這段話是___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________________啓下。(課件出示)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點明課文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具體介紹秦兵馬俑的。

4、劃分段落,理清思路。

想一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在寫規模宏大,哪些在寫類型衆多、個性鮮明?指出過渡段應劃歸下一部分。

5、指名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遵循從部分到整體,再到部分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利用過渡段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思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並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障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

三、精讀第二段,感悟“規模宏大”

1、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畫出相關句子,並寫下你的感受。

2、集體討論。

(1)課件出示句子:

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二個半足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

(2)爲了說明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這段文字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兩句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寫出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列舉大量數字,能增強直面感受)

(3)遊人們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秦兵馬俑會有什麼感受?

引出:走進大廳,人們無不爲兵馬俑的恢宏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所折服。

這是一個什麼句?試着給它換種說法。

(4)過渡:除了上面這段話,還有哪個句子也寫出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出示: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鳥瞰”什麼意思?(站在高處往下看)看課本77頁圖,這幅圖片就是作者站在高處看到的兵馬俑的樣子。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些什麼?(多麼威武,多麼有氣勢)眼見爲實,耳聽爲虛,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課件出示)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帶着這樣一支軍隊南征北戰,所向披靡,這是何等的氣魄,讓我們一起來讀出這種氣勢吧!

3、小結:同學們,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這是一支浩浩蕩蕩、氣勢恢弘的雄壯之師,是一支軍容整齊、行動有序的威武之師,是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勝利之師。下一節課,讓我們再去和它們來個零距離接觸,走進它們的'內心世界,去傾聽它們的心聲吧!

(設計意圖:重點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學會抓關鍵字句品悟、賞析,來感受秦兵馬俑“規模宏大”的特點,並透過實景錄像來加深學生對“規模宏大”的理解,構建秦兵馬俑規模宏大的意象,同時滲透列數字、作比較等常見的說明方法,感悟這樣說明的好處。)

四、指導寫字,佈置作業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導觀察。

2、重點指導字的結構,教師範寫“靴”和“擎”。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反饋,展示學生作業。

5、佈置作業:完成剩下的描紅,並各寫二個。

 板書設計:

14、秦兵馬俑

規模宏大

類型衆多,個性鮮明

 課後反思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本課時的重點就是聯繫課文內容,體會兵馬俑的類型衆多,形象鮮明。從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學《秦兵馬俑》一課時,我嘗試了以下的做法。默讀有利於學生不受外界干擾,靜思默想,與文字充分對話。咬文嚼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長此以往,有利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導訓練,合作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效果非常明顯。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學中,教師及時抓住課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跡地讓學生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我想,秦兵馬俑的出土震驚了世界,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它是秦文化的縮影,有着極高的歷史價值。我想,僅僅憑書上的介紹和幾張圖片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一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對秦兵馬俑有更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