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8.06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

活動目標:

1、瞭解現在是冬季,初步感知北方冬天和南方冬天的一些簡單特徵。

2、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觀察,並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1、教師(指着北方冬天的場景):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的場景?爲什麼?

2、教師:北方冬天會下雪,地上、屋頂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雪,叔叔正在剷雪呢。小朋友們有的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堆雪人;有的在鍛鍊身體;河面上結冰了,有的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這是北方的冬天,南方的冬天和我們這裏一樣嗎?

3、教師:南方的冬天與北方的冬天不一樣哦!南方的冬天是怎樣的呢?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教師手指南方冬天的場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4、教師小結: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但是也很冷,人們也要穿着厚厚的衣服。

三、活動結束。

表揚上課認真的小朋友。

小百科:冬天,又稱冬季。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其他的爲春、夏、秋。天文學上認爲是從12月至2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十二”三個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2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透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爲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纔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纔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延伸

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有很多寶貝也想出來和你們見見面,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

1、你見過這麼多輪子的車嗎?

2、平時請你們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找找看哪些車有這麼多的輪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3

活動目標:

1、認識跟種各樣的蘿蔔,瞭解蘿蔔的基本結構。

2、品嚐各種蘿蔔製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蘿蔔若干以及一些蘿蔔製品。

2、幼兒對於蘿蔔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及認識。

3、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蘿蔔

——出示蘿蔔,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它嗎?

——回顧幼兒拔蘿蔔的經過。你們還認識其它什麼蘿蔔呢?

——教師向幼兒分別展示各種蘿蔔(如白蘿蔔、胡蘿蔔、紫蘿蔔),瞭解蘿蔔各自不同的特點。

——出示白蘿蔔,切開蘿蔔展示白蘿蔔的內部結構。

——出示胡蘿蔔,出示胡蘿蔔的內部結構。

——出示紫蘿蔔,瞭解紫蘿蔔的外部和內部是不一樣的顏色。

——品嚐蘿蔔,讓幼兒說說是什麼味道的?

二、出示PPT

——幼兒討論有哪些形狀的蘿蔔。

——出示PPT認識各種各樣形狀不同的蘿蔔。

三、蘿蔔製品(蘿蔔乾、醃蘿蔔、蘿蔔條等)

——出示蘿蔔製品,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什麼?你們有沒有吃過?

——教室介紹這些蘿蔔製品是如何製成的。

——大家一起品嚐各種蘿蔔製品。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4

活動內容:好吃的水果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的感知來初步瞭解水果。

2.發展幼兒初步的探索精神。

材料提供:石榴、柿子、橘子若干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出主題:“秋天裏有許多好吃的水果,你都吃過那些水果?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水果,讓我們看一看,它們是什麼?”

2. 請個別幼兒上前摸口袋,摸出一種水果並說出它的名稱。(要鼓勵每個幼兒都能清楚的說出水果的名稱。)

3. 每組一盆,數一數,共有幾種水果?比一比,那種水果最大,那種最小,並進行排序。

4. 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1) 你最喜歡哪個水果,摸摸看,它是什麼樣的?聞一聞,有什麼氣味?你吃過嗎?想一想,它的味道是什麼樣的?

(2) 你再去摸摸你沒有摸過的水果,看看它和你剛纔摸的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5. 談話:“我們幼兒園裏有棵石榴樹,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石榴是怎麼樣的?”

(1) 摸一摸,看看它的感覺如何?

(2) 開啟石榴,看一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裏面是一粒一粒的紅色的石榴子)

(3) 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和你以前吃的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6.小結:每種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樣,但都有營養。多吃水果對人的身體有好處。你還有那些水果沒有吃過,回去可以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5

學習目標:

1、透過探究活動知道有些物體會沉,有些物 體會浮,初步 感知沉浮現象。

2、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小船,交流製作的體會。

活動準備:

大水盆、水。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車、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

硬紙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紙、牙籤,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車,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車在水中的情況。(下沉。)

2. 出示玩具船,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況。(飄浮。)

3. 向幼兒提問:

把玩具車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觀察到了什麼?

車和船的外形有什麼不一樣?

船像什麼?

4. 出示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請幼兒放在水中,看看哪些東西像船一樣浮在水面。

5. 老師示範利用紙盒等材料做玩具船:

在紙盒中央貼一小塊泡沫板;

用牙籤穿過彩色紙;

把牙籤插在泡沫板上。

6. 請幼兒嘗試自己做小船。

7. 請幼兒嘗試放小船,看看小船能否浮起來。

活動評價

能初步判斷哪些物體可以浮上來或沉下去。

能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玩具船。

活動建議:

教師在組織本活動時儘量更多地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隨時捕捉孩子的新資訊,以便生成新的活動。

將此活動延伸到家庭中,開展親子游戲,鼓勵幼兒探索家中各種物品的沉浮情況,並把新發現帶到幼兒園,和同伴、老師分享。

活動適合在暖和的時間或地方進行。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盒子的大小、形狀、用途等過程中,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2、能根據不同盒子外形特徵進行有序的收納,知道一些物品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盒子。

2、佈置場景: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盒子

(1)你的盒子是什麼樣子的,放什麼的?

(2)把盒子舉起來,找找看誰的盒子寶寶跟你是好朋友?爲什麼?(用途)

:這麼多的盒子寶寶,它們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放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放好吃的東西,有的盒子是放有用的東西。

二、根據盒子所裝東西的用途歸類

(1)送盒子寶寶回家

裝好吃的東西放在一邊,裝有用的東西放在另一邊

(2)就幼兒送盒子回家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討論

你覺得牙膏盒應該放哪?到底是放吃的這邊還是用的這邊呢?

三、學習收納盒子

(1)一連串盒子從大到小有序的歸納

(2)幼兒自己學習大小不同的盒子

四、理理各種各樣的盒子

(1)創設遊戲情境,兩人一組合作

今天小動物們也想請你們來幫忙它們的家,你們願意嗎?

(2)參觀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7

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說說幾種常見的鈴聲,知道鈴聲的意思及與我們生活簡單聯繫

2、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圖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激發興趣

遊戲:摸摸你的**,**在哪裏?

小結:小眼睛會看,小耳朵會聽,本領真大!

二、聽一聽,區別鈴聲

1、鬧鐘鈴

這是什麼鈴兒在說話?鬧鐘丁零零,好像在對喜洋洋說什麼呀?

起牀要做些什麼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褲子……

小結:鬧鐘丁零零,我要起牀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幹的好寶寶。

2、電話鈴

電話響了會唱什麼歌?電話丁零零,好像對喜洋洋說什麼話?

遊戲:打電話

小結:電話丁零零,請問你是誰,打好電話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車鈴

喜洋洋騎的是什麼車?聽聽發出了什麼聲音?

車鈴丁零零,好像在說什麼?

小結:車鈴丁零零,快快讓開吧。過馬路走橫道線,做個安全的小寶寶。

4、門鈴

門鈴叮叮咚,好像在說什麼?

遊戲:做客

我們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說一說,鈴兒響叮噹

四、唱一唱,體驗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8

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說說幾種常見的鈴聲,知道鈴聲的意思及與我們生活簡單聯繫2、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活動準備:

大圖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激發興趣遊戲:摸摸你的**,**在哪裏?

小結:小眼睛會看,小耳朵會聽,本領真大!

二、聽一聽,區別鈴聲1、第一頁:鬧鐘鈴這是什麼鈴兒在說話?鬧鐘丁零零,好像在對喜洋洋說什麼呀?

起牀要做些什麼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褲子……小結:鬧鐘丁零零,我要起牀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幹的好寶寶。

2、第二頁:電話鈴電話響了會唱什麼歌?電話丁零零,好像對喜洋洋說什麼話?

遊戲:打電話小結:電話丁零零,請問你是誰,打好電話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第三頁:車鈴喜洋洋騎的是什麼車?聽聽發出了什麼聲音?

車鈴丁零零,好像在說什麼?

小結:車鈴丁零零,快快讓開吧。過馬路走橫道線,做個安全的小寶寶。

4、第四頁:門鈴門鈴叮叮咚,好像在說什麼?

遊戲:做客我們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說一說,鈴兒響叮噹四、唱一唱,體驗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9

學習目標:

1、透過探究活動知道有些物體會沉,有些物 體會浮,初步 感知沉浮現象。

2、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小船,交流製作的體會。

活動準備:大水盆、水。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車、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

硬紙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紙、牙籤,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車,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車在水中的情況。(下沉。)

2。 出示玩具船,請幼兒放在水中,觀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況。(飄浮。)

3。 向幼兒提問:

把玩具車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觀察到了什麼?

車和船的外形有什麼不一樣?

船像什麼?

4。 出示塑料杯、沒有蓋的盒、石頭、筆等,請幼兒放在水中,看看哪些東西像船一樣浮在水面。

5。 老師示範利用紙盒等材料做玩具船:

在紙盒中央貼一小塊泡沫板;

用牙籤穿過彩色紙;

把牙籤插在泡沫板上。

6。 請幼兒嘗試自己做小船。

7。 請幼兒嘗試放小船,看看小船能否浮起來。

活動評價

能初步判斷哪些物體可以浮上來或沉下去。

能製作簡單的能夠漂浮的玩具船。

活動建議:

教師在組織本活動時儘量更多地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隨時捕捉孩子的'新資訊,以便生成新的活動。

將此活動延伸到家庭中,開展親子游戲,鼓勵幼兒探索家中各種物品的沉浮情況,並把新發現帶到幼兒園,和同伴、老師分享。

活動適合在暖和的時間或地方進行。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0

活動目標:

1、感知海綿柔軟、彈性、吸水的特性。

2、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活動準備:海綿若干,海綿製品,粉盒子,白盒子,水。

活動過程:

一、認識海綿,引起探究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2、出示海棉。

二、動手操作,感知海綿的彈性。

1、提問:海綿寶寶要和我們玩“變一變”的遊戲,我把笑臉的海綿寶寶捏一捏、扭一扭,你們看現在海綿寶寶變成什麼樣子了啊?(變成哭臉的海綿寶寶)如果我把手放開,海綿寶寶還能變回笑臉嗎?

2、操作驗證: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重點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和海綿玩變一變的遊戲?海綿寶寶變成了什麼?如果放開手海綿寶寶會變會原來的樣子嗎?教師小結:不管我們是捲一捲、壓一壓、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綿寶寶就能變回原來的樣子,看來海綿寶寶不只有柔軟的特點,它還是有彈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綿的吸水性

1、觀察發現:你們仔細地觀察一下海綿寶寶,它的身上有什麼呢?(小孔)

2、自主探索:教師透過故事引導幼兒用海綿運水,把海綿寶寶放進水裏,看看海綿寶寶有什麼變化?水有什麼變化?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把粉盒子的水運到了白盒子裏面。教師小結:原來海綿寶寶還有吸水的本領啊。

四、拓展與延伸。

(1)讓幼兒用海綿澆花。(2)出示生活中的海綿製品:洗碗綿、洗澡綿、洗臉綿、海綿拖把。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1

目標:

1 、引導幼兒探索剝果殼的方法

2 、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花生、開心果、盤子、小筐若干。

過程:

(一)匯入遊戲

1 、媽媽一會兒要帶你們去找兩個好朋友一起玩兒,如果你願意去,聽到音樂就快把玩具收好來找媽媽。

2 、到好朋友家了,快看一看我們的好朋友是誰?(花生和開心果)你好花生,你好開心果!

3、讓我們摸一摸他們的大門,一個…一個…(讓孩子們摸後說感覺)。

(二)探索遊戲

1 、讓我們敲敲門:“咦,他們怎麼不開門?讓我聽聽,噢,他們想想考考寶寶們聰明不聰明,想想辦法怎樣把門開啟吧?”

2 、寶寶們真聰明,它們又叫來了許多好朋友,請大家剝給客人老師、小朋友吃,讓我們一起分享好吃的好嗎?

(三)結束遊戲

“我們不能吃得太多,會上火的。讓我們收拾乾淨去買點豆奶喝好嗎?”

(四)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效果較好,幼兒全部都動起手來進行了 操作。分析此活動成功的原因:

1、開始教師出示的食物引發了幼兒吃的慾望。小班幼兒對吃有着極其濃厚的興趣和經驗,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就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活動。

2、請幼兒剝殼:利用遊戲,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所以會不厭其煩地剝,直至取出裏面好吃的東西。花生、開心果,一易一難,材料有層次便於不同幼兒選擇。

3、幼兒在剝開心果殼時,有的幼兒可以發現要從裂口處剝,其他幼兒有的咬,有的捏,都沒有找到正確的開啓方法,教師適時插入,請剝開的小朋友說一說是怎麼做的,教師和幼兒一起試一試,指導不會的幼兒(分組、個別指導)。

4、內容由淺入深,在瞭解外部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究的興趣。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剝果殼的方法,找到最適合的方法,注重培養小班幼兒的主動性。從而也進一步瞭解果肉的特徵,並滲透小常識,這兩種果實不宜多吃,會上火。

5、幼兒剝開後,吃了一會了,請幼兒送給客人老師吃,體驗了和他人分享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2

活動目標

1、理解白天與黑夜的含義。

2、能正確運用白天與黑夜的時間詞彙。

3、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白天黑夜》掛圖、《白天黑夜》遊戲卡(見教具盒)。

2、《白天黑夜》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過程

一、感知

1、依次出示《白天黑夜》中太陽、月亮、星星遊戲卡,引發幼兒說出標誌圖表示的時間。

2、教師:太陽掛在天空中,說明是白天還是黑夜?

月亮、星星什麼時候掛在天空中?

二、討論

1、與幼兒討論白天小朋友在幼兒園活動的情景,把白天區分爲早上、上午、中午、下午。

2、教師:小朋友什麼時候上幼兒園?

小朋友在幼兒園都做了哪些事情?

這些事是在白天的什麼時候做的?

3、先討論黑夜活動的情景,再出示《白天黑夜(一)》掛圖。

教師:黑夜裏你做什麼事情?最後呢?

關燈了,你敢一個人睡小房間嗎?

你看到什麼東西的影子?

三、分一分

1、出示《白天黑夜(二)》掛圖,請幼兒進行觀察區分。

教師:圖中畫的是白天還是黑夜?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出示《白天黑夜》操作單,引導幼兒區分並塗色。

教師:下面四幅圖中做的事是發生在白天還是黑夜?

教師:發生在白天,給太陽塗紅色;發生在黑夜,給月亮塗黃色。

3、教師說活動內容,請幼兒搶答來區分白天和黑夜。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3

活動名稱

它們是一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2.指導幼兒依據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套動物圖卡,其中有一張是汽車圖卡。

2.蘋果、梨、橘子、香蕉四種水果若干。

3.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考提問:請幼兒觀察圖卡並說出圖卡上都有些什麼?請幼兒將自認爲不對(它和這些圖卡不一樣或不是一類)的圖卡拿出來,並說出爲什麼。

2.請幼兒觀察桌上都有什麼水果,這四種水果可以怎樣分類?(提示:幼兒可以按顏色、形狀、味道、有無核、吃的方法、產地等分類)

3.指導幼兒對積木進行分類,如圖4-5所示。參考提問: (1)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把這些積木按大小可以怎麼分?按顏色又可以怎樣分?(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還可以怎樣分?(提示:還可以按形狀分成四類)。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活動區投放可分類的材料,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分類,發展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4

科學:動物的尾巴

活動目標:1、知道不同的動物尾巴形狀不同,並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動過程中能培養幼兒仔細觀察和談論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尾巴的興趣。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課件,背景圖,動物圖片若干。

經驗準備:有去動物園參觀小動物的經歷。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景、激發興趣。

師:今天呀,老師想帶你們去樹林裏玩一玩,你們願意嗎?看,真漂亮呀,樹林裏有些什麼呀?

二.觀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魚、馬尾巴形狀的不同。

2、用分別先出示松鼠、孔雀身體的方法說說尾巴形狀。

3、小結:尾巴長在身體的後面,不同的動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遊戲、鞏固知識。

1、操作要求:看一看,說一說,貼一貼。

2、幼兒操作。

3、小結:你們真棒,幫這些小動物們都找到了尾巴,小動物說要謝謝你們,小朋友,謝謝你們!

四.兒歌滲透、瞭解作用。

1、讓幼兒試述4種動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師透過兒歌的形式來說一說這4種動物尾巴的功能。

3、小結:原來小動物不僅長着漂亮的尾巴,而且這些尾巴用處還真不小啊!

4、透過兒歌《尾巴的用處》加深幼兒對尾巴作用的瞭解。

五.延伸活動、拓展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網:開心剝剝剝15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各種材料,大膽嘗試製作泡泡水,體驗探索的樂趣。

2、願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洗手液、洗髮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帶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材料,回憶經驗。

這幾天,我們小朋友對吹泡泡特別感興趣,大家還找到了許多會變泡泡的東西,跟好朋友說說你都找到哪些會變泡泡的東西?

二、分類介紹,豐富經驗。

1、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麼?你發現它什麼時候變泡泡出來的?

2、(當介紹到幼兒帶得較多的材料時,如沐浴露)還有誰帶來的也是沐浴露?你帶的是什麼沐浴露?

三、運用經驗,積極探索。

1、(探索前)材料介紹。

教師:今天我們就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做泡泡好嗎?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杯子、蓋子上帶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籃裏也有各種不同的材料,你們也可以選擇。

2、(探索時)注意點:

(1)觀察孩子們使用材料的情況;

(2)及時根據孩子們的探索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

(3)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泡泡的不同,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探索發現;

(4)發現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時,及時讓其他幼兒傳遞資訊。

四、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當有的幼兒製作出泡泡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經驗。

2、遊戲:吹泡泡。

我們一起去玩吹泡泡吧!